人工智能在新加坡将逐步开始推广
交通系统
新捷运下来将扩大科技使用,提升乘车体验之际,也更有效地使用资源。
其中,新捷运和交通方案供应商Siemens Mobility将探讨使用人工智能方案,根据地铁列车和地铁站的拥挤情况以及乘客的平均候车时间,自动调整列车班次。
双方11月2日在新加坡国际交通大会暨展会(SITCE)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新捷运在文告中说,这项合作将协助他们更有效地调动滨海市区地铁线的列车。Siemens Mobility的软件也能模拟一些场景,如地铁站乘客量因附近的运动赛事或演唱会而增加等,以便预设列车班次。
新捷运也和另三家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这包括和华为国际合作,让工程师戴上智能眼镜后,同专家远程连线,准确地找出问题所在,以及协助落实解决方案。
维视科技(VIZZIO Technologies)则会利用扩增实境和三维地图科技,为新捷运建造虚拟地铁站。乘客只要使用手机点入虚拟地铁站,就能根据指示找到方向,这个项目预计明年第一季率先在凯秀地铁站试行。
维视科技也将使用先进的物联网感应器和摄像机,让职员通过实时的三维画面,进行虚拟巡逻。职员就可快速发现问题,例如无人看管的包裹、没有戴口罩的乘客或没有上锁的门等,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这个方案将和实体巡逻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新捷运与中国中车南京浦镇车辆的合作则将利用数据分析,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具针对性的列车维修和部件更换。负责团队会在东北线的列车安装实时监测系统,收集关键部件的数据,了解是否有异样。若有,能立即解决问题,避免系统严重失灵,也有助提高效率和善用资源。
新捷运也和信号系统供应商阿尔斯通签署10年协定,为东北线的信号系统提供长期支援服务,包括修理失灵部件或更换陈旧部件。
另外,SMRT地铁与泰雷兹(Thales)合作,在碧山车厂设立设施,维修南北线和东西线信号系统重要的电子卡。
目前,重要的电子卡都在泰雷兹位于加拿大和法国等地的专属设施制造和维修。新设施有助缩短维修周转时间,既改善成本效益,也培养本地员工这方面的知识与技术。
SMRT地铁也和阿尔斯通签署谅解备忘录,探讨使用不同科技,如3D打印出的后备零件、自主机器人和可视计算等,进行自动化的预测性维修和制动能量回收。
新科工程也在SITCE上展示了他们的新创新方案,例如AGIL智能地铁站管理系统可通过设立与中央控制和管理系统相结合的三维虚拟地铁站,协助职员实时监测站内子系统的运作状态。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 年底扩大试验范围
在企业路和文礼大道一带试用的新型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预计今年底扩大试验范围。首阶段的试验发现,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有助道路使用者,包括行人和驾驶者节省多达20%的等候时间。
试验采纳的是点线面的概念——先从一个路口开始,再扩展到一条路的多个路口。
陆路交通管理局在2018年宣布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属下的资讯通信研究院(I2R)合作,开发“CRUISE”。透过计划,当局会在企业路和文礼大道靠近交界处和人行过道的九个地点安装传感器,捕捉车辆与行人的踪迹。
有了这些接近实时获得的资料与数据,当局便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等,帮助我国开发智能交通灯推算程式,优化交通灯和行人过道的变换时间,让交通更顺畅。
陆交局已在2020年完成“CRUISE”的实验室模拟和控制测试,去年5月开始在企业路和文礼大道展开试验收集数据。
这是因为目前的交通灯控制系统主要使用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科技,要和无人驾驶的系统对接有一定挑战。要是能落实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将推进无人驾驶车辆的发展。
司法体系
美国数州和马国沙巴和砂拉越法庭采用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判刑,引发许多争议,包括AI的基本运算法不透明、被告没机会测试用在他们身上的数据和假设,可能因此形成偏见。
那么新加坡会运用人工智能判刑吗?
新加坡的法官不太可能会在可预见的未来使用人工智能判案,但是在较简单的民事案中,人工智能或许能改善司法程序。
大法官梅达顺说,在刑事司法领域使用人工智能(AI)是让人苦恼的课题,许多让人关注的争议性问题有待解决,但人工智能还是值得司法界密切关注。
2020年,沙巴州和砂拉越的法庭在审理包括拥毒和强奸的案件时,试行以AI运算的判刑建议协助判案。
AI系统根据所输入的毒品重量和被告岁数,进行运算后推荐被告该得的刑罚。
当地法官采用AI的刑罚建议占案件量的三分之一,其他案件法官则根据求情因素减刑,或增刑以起阻吓作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