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截稿较早,疫情数据今晚更新。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美研究: 反复感染新冠死亡风险, 比初次感染增加一倍多
二、 新加坡专家认为研究不准确, 并不能适用于一般人群
三、东盟峰会过后,柬埔寨首相确诊
四、新加坡病毒传播率连续五天回升
五、昨通报1起新增死亡病例,奥密克戎病死率维持在0.045%
美研究:反复感染新冠死亡风险
比初次感染增加一倍多
11月10日,《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无论是否接种了新冠疫苗,相较于首次感染新冠,再次感染新冠后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了一倍多,住院风险增加三倍多。
(图源《自然医学》网站截图)
根据路透社报道,这项研究发现来自于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在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4月6日期间收集的数据,这些数据涉及44万3588名感染过一次新冠病毒的患者和40万947名感染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患者以及530万名未感染者。大多数研究对象是男性。
该项研究的负责人、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专家阿尔阿里表示,再次感染新冠的人出现急性情况和新冠长期后遗症的风险都会增加,并且不论是否接种疫苗、接种几针,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此外,再次感染者患上肺部、心脏、血液、肾脏疾病,以及糖尿病、心理健康问题、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也增加。
研究负责人阿尔阿里博士还表示,与仅感染一次的患者相比,研究中感染过两次以上的病人患肺部问题的可能性高出三倍多,患心脏病的可能性高出三倍,患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性高出60%。
新加坡专家认为研究不准确
并不能适用于一般人群
对此,新加坡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专家Ooi Eng Eong教授表示怀疑,甚至惊呼“为这项研究就这样通过同行评审感到震惊”。
他认为这项研究很少提供关于研究病例患者本身的慢性病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存在许多疑点。
国立大学医院 (NUH) 高级传染病顾问、国际传染病学会候任主席Paul Tambyah教授对此表示同意,认为此篇论文混淆了关联性及因果关系。
(图源:pexels)
正如Vasoo博士认为VA研究的患者多为年龄较大、吸烟或有诸多健康问题的男性,结果不适用于一般人群一样,Paul Tambyah教授指出,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公平会产生健康不公平,这可能会让处于健康劣势的人更容易重复感染,由于其潜在的不健康状况而死亡,并非为Covid-19导致。
只要及时接种疫苗,感染通常都是轻微的,并不会产生此论文说的严重后果。
新加坡的二次感染的人并不少,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有一些《新加坡眼》网友也分享了自己中第二次的经历。
还有一些网友说:
我第二次中只有流鼻涕过两天就好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可能症状也不一样
看个人,同边几个同事二次感染过,有发烧,流鼻水,也有什么症状没有的
我上个月第二次中的,咽部有点痒,没有其它症状,pcr阳性,ART阴性,郁闷了
我们一套组屋住6人,五人感染或其中一个五个月内染二次,第一次比较严重点拉肚子咳嗽短暂失去嗅觉味觉,十天转阴,这次感染只有流鼻涕喉咙有点痒喝水出汗,第二天就转阴了
那么二次感染是否真的会更加严重呢?相信未来会有更有信服力的研究结果给出我们答案。
如果有更多关于疫情的话题想要讨论、了解的,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群聊~
东盟峰会过后
柬埔寨首相确诊
11月10至13日期间,第40届、41届东盟峰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顺利举行。东盟成员国包括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越南、老挝、缅甸共10个国家。
此次峰会,除东盟国家领导人外,中国、美国、欧盟等领导政要也已出席。
11月15日,柬埔寨首相洪森在社交平台公布自己新冠检测结果阳性,将取消原定在峇厘岛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的会议。
洪森上周曾与中美韩等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在上周六(11月12日)与美国总统拜登长时间会面,也曾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会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