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新馬邊境開放後, 對公司招人也不會有太大幫助

2021-12-08

在大流行之前,每天有超過 350,000 名旅客穿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陸關卡,這也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陸地檢查站之一。

許多人是馬來西亞人,通勤到新加坡工作。扮演著服務員、清潔工和建築工人的辛勤工作。有些也提供基本服務,例如:醫療保健和公共運輸。

在2020年 3 月邊境關閉時,所有這一切都停止了。

根據商業周刊表明,當新馬開始恢復出入境,而且失去工作的人,並非所有人都願意再次回來領「新幣」,一些行業也難招本地人。

將工人排除在這些數字之外。 2020 年在新加坡就業的非公民員工人數下降了 181,500 人,相當於截至 2019 年 12 月的非公民勞動力的 15% 以上。

超過四分之三的工人與 S Passes (-26,000) 和 Employment Passes (-16,700) 相比,shed (-138,800) 持有工作許可證和其他准證。

在大流行之前,拿著工作準證。往往從事藍領工作,占非公民勞動力的三分之二。

突然兩國鎖國之後,一堆公司留下了大量空缺職位。而且這些職位不太可能吸引當地人。

新加坡零售商協會執行董事 Rose Tong 告訴《商業時報》,由於 MCO,零售商人手不足。

零售商的反饋是,新加坡人不願意做零售工作,理由是他們不喜歡輪班時間,並渴望追求其他職業抱負。迄今為止,許多職位空缺仍未填補,這也限制了零售商能繼續營業的能力。

也就是說,當邊境重新開放時,對馬來西亞工人的需求不會像以前那樣強勁。

另外,公司可能已經填補了馬來西亞人騰出的職位,採取了各種政府計劃,如就業增長激勵和 SGUnited 中期職業計劃。

新加坡另一個遭受重創的行業是製造業,儘管市場對個人電腦和醫療設備在內的電子產品的需求強勁,但該行業在2020年裁減了約 34,200 名「外地」員工。

本地人不願做

一些操作員需要輪班工作 12 小時,大部分時間都站著。從頭到腳也穿戴著防護裝備,甚至在周末或公共假期還要加班。

每個月領著 $1,000 至 $1,500 新元。

即使在就業市場迅速惡化的情況下,也很難想像有許多當地人會做。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2025首季就業增速斷崖式下跌,8.1萬個崗位空缺為何還是一「職」難求?
  • 海平面或漲1.15米!新加坡8個外島將遭海水威脅?
  • 尋跡東南亞 新加坡曾經對鴉片如此上癮
  •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 每年400+起!新加坡0~2歲幼兒頻頻被燙傷,原因竟是……
  • 柔新特區≠第二個深圳!華人企業搶占東協橋頭堡的攻守道
  • 方向盤消失前夜:新加坡自駕車革命,中企攜手下3000 萬新元的未來賭局
  • 空氣中有蛋味會過敏,曬太陽也中招? 過敏源無奇不有
  • 美資 600 億撤資風暴!新加坡製造業能否守住「亞洲工廠」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