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一張西馬半島的圖片,整個北馬、東海岸,以及大部分彭亨與霹靂地區,都染上了綠色,幾乎霸占了三分二的半島面積。這綠色不必說,大家都知道是代表伊黨的顏色。
伊黨的勢力,像一股洶湧的綠色浪潮,從昔日的東海岸一隅,迅速席捲西馬半島各地。這樣的結果,把非國盟支持者嚇壞了;尤其是華裔選民,看到慕尤丁宣稱得到115位議員的支持,大家腦海里都出現了老慕和哈迪上台後的情景,想像大馬未來五年將淪落成丹、登那樣的保守落後地區,幾乎都茶飯不思。
一直到國家皇宮正式宣布安華成為新首相,大家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對於國盟險些執政,有時評人大發定心丸,說即使伊黨掌權,大馬也不會淪為阿富汗那樣的神權國。阿富汗國情有別,確實難以直接比較;但如果一廂情願以為伊黨上台後,可以馬照跑、舞照跳、酒照喝、牌照打,那則未免過於天真爛漫。
我們不妨從伊黨執政多年的丹、登二州,看看該黨的治理能力。多年來,丹登一直是半島最貧窮的兩個州,縱使坐擁豐富的天然資源與旅遊景點,兩地的發展基本停留在上個世紀。外資不來,工作機會缺乏,年輕男女大量外移。那裡的自來水長期混濁,每年逢雨成災,據說多年前的災民至今仍被迫住在「臨時」居所。
本月初,登州議會通過伊刑法修訂案,嚴懲肛交和男性化女子等——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伊黨主導的政府,對引入外資,對振興經濟與開拓就業機會,對提升百姓生活水平,對發展科學教育等等……一概興趣缺缺,也無能為力。他們的重心,一向來放在如何控制人民的日常生活,干涉女性衣著,對付LGBT,禁賭、禁酒、禁戲院、禁男女一同排隊或理髮等等。
沒治國大業
印尼近年來也面對類似問題,日前該國國會剛通過新法,禁止未婚同居和嚴懲婚外性行為,而且觸法外國人也一樣會被對付。有評論說,此舉勢將引發外資逃離,遊客卻步。
可見,不論身處何地,神權至上的政客,其思維格局基本上與神棍差別不大,除了只會擺出一副超然的道德外袍,搬出教條來束縛信徒以外,其它什麼都不會,更別說是治國大業了。
這樣的神棍,把3300萬人口的未來交到他們手上,你能放心?
人類歷史早已證明,無論是哪一個宗教,神權治國註定給國家帶來災難。可惜大馬在建國之初,東姑與陳禎祿等領袖,沒有制定政教分離的憲法,以致埋下今日的禍根。
同樣的,大馬建國60餘載,向來強調的三大民族、多元文化、多語並重等,時至今日已完全變了樣。受衝擊最大的,首推馬來族群。
傳統馬來文化,本來是東南亞多民族文化融於一體的象徵,最近三四十年來,這些特徵漸漸消失,幾乎一面倒向阿拉伯和伊斯蘭化。馬來社群的排他性益發強烈,以宗教與種族之名霸凌他族的群體,也如雨後春筍般趁勢冒了出來。
一些極端團體,在選前大肆散播仇恨言論與視頻;大選後國會懸峙期間,甚至有傳言指某些團體號召支持者到皇宮示威,包括以513事件在社媒發出恐嚇等等,警方也被迫在全國布防路障。可見這些群體在政客煽動下,囂張跋扈的程度,幾乎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半世紀的政策失敗
一個標榜馬來人至上的土團,和一個以伊刑法為賣點的伊黨,兩個同樣極端的種族與宗教政黨聯盟,居然在21世紀的今天,得到驚人的支持率,尤其是包括來自大批首投族的選票。國盟的成功贏得支持,除了叫人背脊發涼,也恰恰彰顯了國家半世紀以來的政策失敗。
什麼原因讓龐大的馬來族群,寧願選擇兩個極端政黨,寧願相信他們的謊言與仇恨煽動,也不願意投多元民族的希盟一票?難道他們認為國盟比希盟更能帶給國家進步?或者,國家進步與否根本不在他們的考量,民族與宗教至上才是重點?
有分析說,馬來選民其實是為了「懲罰」貪污腐敗的巫統,一氣之下才把票投給國盟。更有人說,伊黨通過宗教學校與清真寺對下一代的洗腦,導致許多首投族對該黨的盲目追崇。同時,國盟針對行動黨「反伊斯蘭、共產黨、建立基督教國」的惡意宣傳,也顯然十分奏效。
安華的團結政府除了必須打破國盟的各項謊言,戳破他們虛假的道德面具,讓宗教學校教育回到正軌,更要讓國盟支持者看到,多元民族政府才能帶給國家和諧與進步,一個廉潔、開明、務實的政府,才能讓全體國民更有安全感。
目前處於13-17歲的青少年,將會是5年後第16屆大選的新一批首投族。新政府在未來5年,若不設法扭轉種族與宗教化的趨勢,屆時勢必迎來更可怕的綠色海嘯。伊黨的2050年執政中央的願景,說不定能提前實現,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追蹤東方日報社交平台 Telegram_logo
追看熱門新聞資訊,請下載東方日報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