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滨海湾(Marina Bay),摄影:Hu Chan
若问当下哪座城市最受人们青睐,新加坡绝对榜上有名——本是金融中心,如今因种种因素导致更多财富流入,已成为国际局势剧变下的“安全之岛”。这一轮,艺术界也没有落下。新加坡会是继中国香港、韩国首尔后的又一艺术中心吗?让我们从过去半年开始说起……
01 狮城半年
2022年8月末,各家春拍已近尾声,艺术界的聚光灯终于照向新加坡——阔别15年,苏富比率先宣布回归狮城,再度于此举槌。这次万众瞩目的“试水”,战况如何?
2022年8月28日,苏富比在新加坡举槌。
新加坡没有令人失望。本场拍卖聚焦东南亚艺术,共呈现50件作品,成交率为94%,总成交额达2450万新元,超过拍前估值650万元。其中,新加坡艺术家张荔英刷新其作品拍卖纪录;越南画家黎谱、梅忠恕的数件绘画均超估价成交;荷兰艺术家威廉·杰拉德·贺夫卡(William Gerard Hofker)和德国艺术家沃尔特·史毕斯(Walter Spies)于印度尼西亚时的创作则以超200万新元成交,占据榜首。
张荔英《小船和店屋》,布面油画,64.5×81cm,1963年,以201.6万新元成交,刷新艺术家彼时拍卖纪录
黎谱《母与子》,布面油画,92.5×65.5cm,以32.7万新元超估价成交
虽然整场拍卖体量不大,但现场竞投激烈、买气十足。面对如今的大环境,新加坡显然向艺坛传递了信心。苏富比东南亚地区董事总经理Jasmine Prasetio便认为新加坡迄今为止仍是该拍卖行在东南亚最大的市场,来自该国的竞标者数量“至少是其他所有东南亚国家的五倍”。所以,艺术界对这座潜力之城的重视并不奇怪。
威廉·杰拉德·贺夫卡《梅利斯,峇里俩女子与男孩》,布面油画,76.5×52.5cm,1939年,以226.8万新元成交,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
除在市场上的惊艳亮相,该国的艺术机构也在向“顶流”靠近。去年七月初至十月底,新加坡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遴选馆藏,策划了展览“吴冠中:与大师同游”;而该馆的屋顶花园则留给了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作品“Horizon Field Singapore”与三件雕塑。这是艺术家迄今在东南亚最大的个展项目。
十月起,第七届新加坡双年展“Natasha”启幕,全女性策展团队带来与国际接轨的议题;另一边,新加坡也在“向外输出”——12月初,本地“龙头”画廊SPTI Creative Gallery & Workshop第十年飞往迈阿密,带领艺术家参加巴塞尔艺术展……
安东尼·葛姆雷《Close V》,铸铁,27×201×174cm,1998年,展出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第七届新加坡双年展艺术总监(由左至右):JuneYap、Nida Ghouse、Ala Younis和Binna Choi
Haegue Yang《TheIntermediates(2015-ongoing)》,展出于第七届新加坡双年展“Natasha”,将持续开放至2023年3月
而最重要的是,2023年1月12日-15日,东南亚地区将在新加坡迎来史上规模最大的艺博会——Art SG。自2018年宣布成立后,该展一直推迟至今,但并不妨碍“大礼包”从天而降:巴塞尔艺术展的母公司MCH集团对Art SG的主办方Art Events Singapore进行了再投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