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貝類遭紅潮污染 勿食用以免中毒

2023-02-19

(納閩19日訊)隨著沙巴實邦加水域附近周五發現紅潮現象,納閩漁業局提醒島內民眾立即避免食用來自沙巴的貝殼類。

該局主任費查依布拉欣指出,該局將嚴格監督從沙巴運到納閩渡輪碼頭的貝殼類,以防止麻痹性貝毒(PSP)事件。

「由於沙巴漁業局已發出紅潮警告,這也適用於納閩,因為納閩水域與沙巴水域相連。」

他向馬新社說,麻痹性貝毒是一種綜合症,如果人們吃了紅潮污染的海鮮將會有這中毒現象。

根據資料,麻痹性貝毒會危害生命,通常食用後兩小時內出現症狀,如麻刺感、燒灼感、麻木、嗜睡和呼吸麻痹。

「基於風況及流水情況,紅潮會持續數天、數周或數月。向岸風通常把它帶到岸邊,而離岸風則就它吹向海中。不要吃從紅潮水域捕獲的貝類(蛤蜊或牡蠣),因為它們含有會導致食物中毒的毒素。」

沙巴漁業局昨日已警告民眾不要食用亞庇及斗亞蘭的貝類。

沙巴漁業局主任阿茲哈卡欣指出,其生物安全組在一公升樣本中,發現巴哈馬犁甲藻(Pyrodinium bahamense)及多環馬格里夫藻(Margalefidinium polykrikoides)細胞超過危險水平。

他說,這些細胞傳播速度很快,已經到達絲綢港和傑斯頓碼頭(Jesselton)水域裡卡斯灣及加雅島,其中沙巴國際會議中心附近的讀數最高。

納閩在2015年4月曾通報兩宗麻痹性貝毒病例,因為該島外水域出現紅潮現象。

紅潮是以有毒浮游生物產生的紅色而得名,某些以受污染浮游生物為食的海洋生物在 1980 年代初期曾在沙巴造成死亡。

追蹤東方日報社交平台 Telegram_logo

追看熱門新聞資訊,請下載東方日報APP


相关文章

  • 馬國軍艇演習時失控撞上旅遊船 兩軍人受傷送院
  • 泰國榴槤業者出新招 娃娃機里「抓」榴槤引熱潮
  • 曼谷電纜竊賊深夜作案遭電擊 三人落網
  • 馬國衛生部:冠病病例低於警戒線
  • 柬埔寨凌晨驚傳槍擊 中國男子街頭連開七槍逃逸
  • 馬國衛生部:冠病病例低於警戒線
  • 日本米價四個月來首次下跌 政府增加60萬噸儲備米並放寬購買的競標條件
  • 泰國警方打擊野生動物走私案 救出極度瀕危紅毛猩猩幼崽
  • 印尼海軍破獲歷來最大毒品走私案 查獲市值4.2億美元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