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閱讀本文約4分鐘!
近日,名為Lam Wang的新加坡男子在購買了3月20日前往日本的機票後,卻在出發前九天被航空公司告知航班取消,導致他不得不臨時購買機票、交通費和酒店費等,花費了932新元(匯率:1 新加坡元 ≈ 5.1386 人民幣)。
航班取消的原因也很奇葩——「飛機還沒有運到」
而航空公司僅退還325新元的機票費用,拒絕承擔額外費用...
等於「白嫖」了乘客的機票錢!
(圖:來源自網絡)
據報道,男子Lam Wang去年12月花費325新元購買了日本廉航東京郵遞航空公司ZIPAIR的單程機票,計劃3月20日前往日本賞櫻。
然而,在出發前九天,航空公司卻告知航班取消,原因是「飛機還沒有運到」。
男子十分不滿,希望航空公司可以承擔932新元的損失,但航空公司表示,根據購買合同中的條款,因航班取消所產生的額外費用須由顧客承擔,因此航空公司僅會退還325新元的機票費用。
對此,男子Lam Wang諮詢了保險公司,但得知無法索賠,只能自掏腰包支付額外費用。
他對此十分不解,為何航空公司可以在沒有飛機的情況下,安排航班,而且在購買合同中也沒有對此進行明確說明。
(圖:來源自網絡)
這件事情引發了人們對機票購買和航空公司的關注和思考。
一些專家表示,雖然航空公司有權取消航班,但在購買合同中應該明確規定顧客需要承擔的額外費用,避免消費者在購買機票時陷入陷阱。此外,一些消費者也呼籲航空公司應該更加負責任,對消費者產生的額外費用承擔一定的責任。
在購買機票時,不少人會遇到退改簽費用高昂的問題。即使在一些低價航空公司,退改簽費用也可能會超過機票本身的價格。
退改簽費用的高昂不僅讓消費者不滿,也讓一些人因為猶豫不決而放棄了原本打算出行的計劃。更有甚者,在退改簽時只能退回一小部分費用,使得消費者的損失更大。
(圖:來源自網絡)
購買機票是人們出行不可避免的環節,但是退改簽費用高昂、航班取消等問題仍然讓人感到困擾。
對於這些問題,不能夠選擇迴避,而應該積極尋找解決的方法。只有在消費者和航空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夠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機票銷售和退改簽制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