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新加坡年輕一代衝擊不小 「青春留白」成了最大遺憾

2023-03-21

一項調查顯示,本地的青少年群體較其他年齡層更受疫情所苦。(聯合早報)

本該磕磕碰碰有笑有淚的年紀

有句老話叫作「青春一去不復返」,過去兩年多處於花樣年華,卻遭疫情所困的本地年輕一代肯定深有同感。

我國政府昨天(3月19日)公開了一項針對疫情如何影響國人生活的調查結果。

結果顯示,超過七成國人認為,相較疫情前的2019年,他們目前的生活品質得以維持或更好。

但同一份調查也發現,有更大比例的新加坡年輕族群在疫情影響下,認為自己的生活品質及心理健康都遭受一定程度的挫折。

38%的15歲至19歲青少年認為,與疫情前相比,他們的生活品質有所下滑,高於整體人口的28%。

在應對心理健康的能力方面,37%的15歲至19歲青少年認為自己的這項能力下降,同樣高於整體人口的28%。

簡言之,疫情下的種種限制,年輕族群感受更深。

較大比例的青少年群體認為自己的生活品質及心理健康較疫情前來得差。(海峽時報)「青春留白」

已步入社會的人們相信都會有這麼一種感觸,青春是磕磕碰碰,有歡笑有淚水,學會處理人際關係,個人性格在此時逐漸成型。

那些已逝去的美好,在往後的人生仍不時成為繼續前進的養分。感情要好的摯友當中肯定也有幾位來自青春時期的好兄弟、好閨蜜。

但對正處花樣年華卻不幸撞上疫情的年輕一代,這些人生必考題在各種社交限制下,有可能就此留下白卷。

同一項調查就顯示,有四成的15歲至19歲青少年覺得自己和朋友的關係比疫情前更差,遠高於整體人口的28%。

另外,49%的青少年感覺較疫情前更沒心力投入喜愛的活動和愛好。

沒有學校的迎新會、沒有破冰遊戲、沒有三兩好友聚會玩樂、沒有一起參加社團活動留下的回憶、甚至連畢業典禮都沒有舉行,與同窗朋友分道揚鑣前互道珍重的機會也沒有……

一生唯有一次的青春,恐怕就此留白。即使如今疫情退散萬事復歸,他們也不再是那個少年。

不少在疫情下走過青蔥歲月的青少年無法完整體會到這個人生階段該有的酸甜苦辣與友情。(聯合早報)近年來通訊軟體等科技逐漸便利,一度讓不少像紅螞蟻這樣老派的人感嘆社交模式劇變,面對面交流已不再重要。

但一場兩年多的疫情襲來,終究讓人發現,科技再發達,線上交流再容易,線下溝通依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難以替代。

即使在通訊軟體使用率和依賴程度理應最高的年輕群體中,實體社交活動顯然都還有其必要。

疫情最兇險之時,大規模的社交限制措施是挽救生命,避免國家墜入疫病深淵的必要之惡。

隨著疫情消散,如今該是時候多多鼓勵青少年群體積極參加社交與運動活動,彌補過去那段只能和電腦螢幕及平板「交流」的空白歲月。

我國在過去兩年多實施過各種程度的病毒阻斷措施。(聯合早報)政府在這場疫情中何處做得好,何處做得不好,當局已釋出一份檢討白皮書,國會今天(20日)也針對這項白皮書展開辯論。

與此同時,在上述提及的調查中,有約七成受訪者對國家、政府、醫療體系、社區、及本身應對未來疫情的能力有信心。

可見在國人心目中,即使下次疫情不幸再臨,心裡也已有個底。

但在未來那個顯然沒人會希望到來的疫情中,或許又有新一批正準備交友,準備在大好年華追逐夢想的青少年可能陷入和當今「冠病世代青少年」一樣的煩惱。

在那之前,當局與民間應持續思考,在生命與生活,尤其是此生僅有一次的青春生活之間,有沒有更好的平衡方式?

最好的情況當然是不再有下一次疫情,我們自然也就不必在左右為難下,讓另一世代的青少年面臨「青春留白」的折磨。

然而,誠如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所說,下一場不知何時會再出現的疫情總有一天會到來,且必將來勢洶洶也更致命。若想完全避開新疫情,新加坡就需要超乎想像的運氣。


相关文章

  • 載醉酒女乘客卻趁機強姦拍裸照 已婚私召車司機被判監打鞭
  • 「沒鮑魚片!」母親節訂47元魚鰾鮑魚羹 網民訴份量不到半盒
  • Chio!新加坡總理夫人驚艷亮相:美麗動人、知性優雅!簡直殺瘋了
  • 李總理參加芬維爾區嘉年華會 與居民歡慶母親節
  • 新加坡爆發新一波疫情,上周激增25900例,下個月或達最高峰!
  • 穩交多年女友亮相靈堂 陪鄭學勤父母面對喪子痛
  • 柔佛警局襲擊案後 我國加強關卡的安全措施
  • 土地因毒污擱置多年 ACRES終於獲准重用
  • 關卡加強安全措施 馬國新山入境新加坡需兩小時又40分鐘
  • 我國和印尼海軍完成聯合軍事演習
  • 克蘭芝賽馬場昨舉行最後一場克蘭芝一哩賽
  • 國家環境局捕鼠專家採用高科技設備 盼解決鼠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