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計劃實現牛奶自給自足 小農戶需獲更多支持

2023-03-24

冠病疫情打斷供應鏈,各國都意識到加強本土食品供應韌性的重要性。馬來西亞就計劃在2025年,達到國內牛奶供應完全自給自足,而小農戶在這方面的角色不容忽視。

這群乳牛是霍爾斯坦牛和薩希瓦爾牛的雜交品種。前者被譽為全球產奶量最高的乳牛,而後者則以耐熱聞名,適合在天氣濕熱的馬來西亞圈養。

養牛場財務總監凱魯說:「品種正確就無需在冷氣系統上花大錢,牛耳上的標記其實是射頻識別標籤,我們會觀察乳牛的情況,一天生產多少奶,看診多少次,是否經常生病,更重要的是它們的生育率。」

牛群在擠奶前會先沖洗,把身上的爛泥衝掉後再排隊擠奶。農場也用處理過的牛糞為草地施肥,這是可持續農業的一部分。

馬來西亞對鮮奶的需求自2010年起每年平均增長8%,須要至少3萬頭乳牛以滿足需求。有意投身養牛業的創業者可獲當局提供的2萬令吉資金。

馬來西亞農業及糧食安全部長莫哈末沙布說:「我鼓勵圈養牛羊,他們資金不足我們會提供援助。我們也和農業銀行合作,銀行不只是為了利潤,也必須以服務為重心。」

不過對在疫情中受重創的小農戶來說,向銀行貸款也不容易,他們需要更多的支持。目前馬來西亞每年消費的大約8000萬升奶中,少過一半在當地生產,其餘的得靠進口。


相关文章

  • 特朗普再提高關稅威脅 美日貿易緊張升溫
  • 騙子冒用新加坡國徽偽造文件 越堤族想借錢慘被騙8萬新元
  • 調查顯示近八成公眾有信心識別深偽內容 但大家未免高估自己
  • 接孩子放學遭槍手開五槍 馬國男因調低車座幸逃死劫
  • 國際遊客人數大幅下降 美國旅遊業倍感壓力
  • 將毒品偽裝成垃圾躲取締 四男女新山面控或死刑
  • 新山女子服用未經批准藥物 一年內暴增90公斤
  • 不生等於亡國滅種? 100年後韓國人口預測僅剩753萬
  • 美國關稅大棒收不回了 現在關鍵是如何讓各國感覺到「Heng 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