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面临的危机
新生儿少,老年人口增加就代表着社会的劳动力会逐渐减少,进而对国家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人口老龄化加剧也意味着未来大家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会更多,国家要在社会医疗保障、养老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是一笔很大的经济负担。
这样下来,国家很可能将国民的退休和再就业年龄不断延长。
就比如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一个国家,有研究表明日本到2040年可能会有超1100万的青壮年劳动力短缺。
而没有年轻人补上这些劳动力短缺,老年人就不得不继续工作,根据日本官方发布的数据,在2021年,日本依旧有900多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工作,到2022年,老年人的这种就业率已经达到了50.3%。
今后随着法定退休年龄的一再上调,日本人可能终生不会退休。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到目前为止,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经将提高日本新生儿出生率当作了日本政府的首要任务。
同时他还警告日本人民,如果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不仅会阻碍日本的经济增长,还可能会让处于重压的日本养老体系面临崩溃。
这其实也是很多人口老龄化国家都会面对的问题。
按照新加坡不养懒人,不要求年轻人养老年人,而是老年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政策,现在新加坡也有很多过了退休年龄的老人依旧在外工作挣钱。
那新加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大家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对此,有些人认为是新加坡政府之前推行的“两个就够了”节育运动造成了新加坡如今的困境。
李光耀对这种说法的评价是荒谬至极,他曾将新加坡生育率降低的原因归咎于妇女受到了高等教育。
表示一旦妇女受到教育,有了和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她们就不会再把生儿育女照顾家庭视为首要任务,因为妇女在经济上的独立,她们也不需要依靠丈夫和家庭。
李光耀的这番言论曾引发了一些妇女团体的抗议,他最后只能自嘲:“看来我的说服力非常有限。”
不过李光耀依旧坚持他的看法,后来在接受杨澜采访期间,他被问到是否还是认为新加坡出生率降低是因为妇女接受了高等教育时,李光耀明确表示了肯定。
并且他还提到如果让妇女继续生孩子,那除非不再让妇女受教育,但这么做毫无意义。
李光耀的这番话可能有点不好听,但其实想想确实也有点道理,思想落后的妇女远比思想进步的妇女更愿意生孩子。
总之,或许是因为新加坡此前长时期鼓励少生少育,优生优育的政策,又或许是因为工资低,买房难、社会福利少、教育成本高等等因素,新加坡国民的生育意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无法逆转。
李光耀也很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在李光耀看来,只要生孩子就给奖钱这种奖励并不会刺激生育率,这大概只能证明生育率低和政府援助没关系。
最主要的是大家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已经不一样了,奖励已经无法鼓励国人生育了,他只能想想其他方案来避免新加坡在短短几代人间就逐渐消失。
当时李光耀还曾想过其他国家提高生育率的做法,有些国家会接受非婚同居文化,或者是承认非婚生子女,这样可能确实会改善生育率问题,也会让未婚妈妈不再那么受歧视。
但同时李光耀也认为这种做法会在无意间鼓励不婚现象,尤其是新加坡作为一个传统的亚洲社会,非婚生子女的个例还是在少数。
而且如果放开了非婚生子女,社会规范就会发生改变,也会带来一些其他的社会问题。
所以新加坡的法律是不支持婚外生子的,未婚妈妈生的小孩出生证明上父亲一栏只能是空白,小孩也只能随着母亲报身份,如果母亲不是新加坡公民,孩子也就不是新加坡公民。
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情况下,无计可施的新加坡政府最后只能开放移民政策,引进外来的年轻人口来维持国内的经济发展,缓解人口压力。
按李光耀的想法,本地生育率不能达到人口替代水平,如果再不引进外来人民,国家就撑不下去了。
新加坡每年要引进6万多的移民和外籍客工,这样才能确保劳动团队保持年轻,维持经济活力。
但新加坡本土人民又对引进外来人口有着强烈的反感,对在自己国家时刻能见到长相、口音、肤色等等不一样的人感到不自在。
而且如果引进的外来人口过多,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到新加坡当地的文化和精神,也很可能和新加坡的土著发生摩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