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新加坡狮城椰子”
进入菜单栏点击 ··· 键
将椰子设为星标
新加坡,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又爱又恨的国度。
很多人爱这里的环境,喜欢这里的效率,钟爱这里严明法律。而不爱这里的理由也有很多,比如气候、生活习惯......
更别提,英语(Singlish)听不懂中文也难懂的社会氛围,足以让很多来到这里的人相当不适应了。
新加坡的公共运输也是很多人吐槽的对象
然而,很多时候,对于新加坡的不满,其实可能更多是来自一些固有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一位旅居新加坡已有十五年之久,最终入籍新加坡的外国人接受了一名Youtube博主的采访,讲述了自己来到新加坡后心路历程,完全不后悔自己入籍的决定。
图源:Youtube@MaxChernov
从不喜欢新加坡到爱上这里
这名外国人经历了这些转变
据这名自称叫Yana Fry(以下简称Yana)的女子讲述,自己是在15年前,跟随自己已故丈夫来到新加坡的。
之前,她和丈夫居无定所,并没有在任何一个城市安家落户。俄罗斯、苏黎世、纽约......他们曾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城市里留下了足迹,却一直都没有安家。
图源:Youtube@MaxChernov
一开始,和很多初到新加坡的人一样,她并不喜欢这里的气候。“感觉就像在蒸桑拿一样”,Yana对湿热的赤道气候吐槽满满。
图源:Youtube@MaxChernov
除了对气候有些不满意外,她当时对新加坡的文化也有些不适应。Yana解释说,她其实根本不想搬到新加坡,但她当时别无选择。
对比起纽约和新加坡,Yana说她喜欢更纽约人,因为纽约人有“远大的梦想”并且更“敢于冒险”,而新加坡人则更“讨厌风险”。
图源:Youtube@MaxChernov
当然,在镜头前Yana却没有说哪种生活方式更好,在她看来,这只不过是个人选择而已。
“这里(新加坡)的美妙之处在于安全和效率高,但住在这里也许你不会感受到那么多的兴奋之处。相比纽约而言。”Yana是这么对采访者说的。
无需否认的是,刚来新加坡的那会,她对新加坡各种不适应,新加坡对她而言,也不是最理想的居住地。
图源:Youtube@MaxChernov
Yana回忆道,来新加坡后的头五年对她来说很“艰难”,因为除了她已故的丈夫,她一个人都不认识。
因为并不像丈夫一样拥有那么多工作机会,Yana说在外籍人士所谓光鲜亮丽的生活表象下,作为外籍人士妻子的她则通常难以融入社会。
不过,在之后,她调整了心态后立即融入了新加坡直至今日。在她看来,外国人如果想要在新加坡长久生活下去,离不开以下这点——主动去认识本地人。
图源:Youtube@MaxChernov
在新加坡融入社会
认识本地人很重要
Yana建议那些以家属的身份前来的女性,要是有孩子在新加坡就读,就要多去学校认识其他家长,没有孩子的也要学会“从零开始”。
起初她觉得很难,但在她改变了心态后,她才明白“我现在身处在不同的地方,经历著不同的文化,我不能只停留在之前所知道的那些领域中。”
而保持积极主动和好奇,是她认为相当重要的一环。无论是中国人、印度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只要是来自外国,那么在融入阶段他们都必须放下对旧有文化的坚持,积极拥抱新加坡的独特文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