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新加坡万事通”菜单栏···键 设为星标
万事通说
新加坡兹卡病例增至15起,11起在高文感染群。
新冠病毒消停没多久,又来了骨痛热症病毒,本来就够烦人的,重新抬头的兹卡病毒又来了。
兹卡病毒或致孕妇流产、新生儿畸形。
恐怖兹卡病毒这个“新烦恼”的出现,让很多坡岛网友觉得原来的其他病毒似乎不算什么了......
近日,新加坡兹卡病毒增加了,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担忧。
兹卡病例增至15起
11起在高文感染群
截至上周六,新加坡今年已通报了15起兹卡病例和134起骨痛热症新病例。
要知道, 新加坡前4个月仅发现了1起兹卡病例,其余14起皆是在5月发现的!
其中,兹卡病例中有11起来自高原径、高文路以及实龙岗路上段的病例集中区,建议该区域居民,特别是孕妇,采取措施预防蚊虫叮咬,并密切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
至于骨痛热症,目前有22个病例集中区,其中两个区域出现了10个或以上的病例。
这两种疾病均由伊蚊传播,当局呼吁公众提高警惕,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疾病传播。
兹卡病毒感染症状可怕
严重可致孕妇流产、新生儿畸形
兹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估计为3-14天。症状通常持续2-7天。大多数兹卡病毒感染者并没有症状。
兹卡病毒疾病症状通常包括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疼痛、不适或头痛。
怀孕期间发生兹卡病毒感染可能使出生婴儿患有小头症和其他先天性畸形,统称为先天性兹卡综合征。兹卡病毒感染还与妊娠期间发生的其他并发症相关,包括早产和流产。
成人和儿童感染兹卡病毒可能面临罹患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更大风险,这包括吉兰–巴雷综合征、神经病和脊髓炎。
目前尚没有针对兹卡病毒感染或其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
预防病毒感染
从自身做起
无论是骨痛热症病毒还是兹卡病毒,白天和傍晚防蚊虫叮咬是预防病毒感染的一项关键措施。孕妇、育龄妇女和幼儿尤其要注意预防蚊虫叮咬。
大家平时穿衣尽可能覆蓋更多身体部位,最好是浅色衣服;利用窗纱和关闭门窗等物理屏障方法;按照产品标签说明,在皮肤上涂抹驱虫剂或穿戴含有避蚊胺或驱蚊酯或埃卡瑞丁的衣服。如果在白天或傍晚睡眠,幼儿和孕妇应使用蚊帐。
伊蚊可在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周边的少量积水处繁殖。清除这些蚊子滋生场所十分重要。
包括:覆蓋储水容器,倒掉花盆里的积水,清理垃圾和废旧轮胎。必要时,也可使用杀幼虫剂和杀虫剂来减少蚊子数量和疾病传播。
总结
总而言之,从源头杜绝病毒传染是关键,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啊!
针对兹卡病毒的再度出现,通心粉们有什么看法呢?
- The End -
带你解锁新加坡
热干货:实用的留学移民政策
#今日汇率
1 新元 = 5.2453 人民币
1 人民币 = 0.1906 新币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