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據美聯社6月2日報道,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新加坡會晤後說,東協成員國不想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選邊站隊。
報道提到,中國和美國一直在加強努力,以獲得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而澳大利亞是美國在該地區的堅定盟友。正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和外交官提供了與該地區同行一對一交談的機會。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和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就進行了這樣的會晤。
據美聯社報道,阿爾巴尼斯2日參加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試圖在中美間找平衡。他稱,雖然中國「非凡的經濟轉型」使整個地區受益,但中國也從「促進自由貿易、鼓勵知識共享、刺激創新並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聯繫的地區架構」中受益。此外,他表達了對美國的支持,聲稱「美國的領導力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還聲稱與中國打交道時需要「護欄」。
報道還稱,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2日早些時候與阿爾巴尼斯進行了會晤,黃循財在會晤後說,東協成員國不想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選邊站隊。「沒有人願意處於我們必須遏制中國崛起或限制美國存在的境地。」他表示,「在該地區朝任何一個方向採取的任何舉動都不會有多少國家跟隨,因為東協沒有人希望看到爆發『新冷戰』」。
這並非外媒近幾個月來首次報道「東協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相關消息。據《聯合早報》網站此前報道,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東協研究中心今年2月9日發布《東南亞態勢報告:2023》,集中分析了東南亞10個國家對中美兩國的觀感與信任度。共有1308人參與報告設計的調查,他們來自東協各國的政商學界以及區域與國際機構。報告顯示,對於「東協可能在兩個大國之間被迫選邊站」的議題,認為東協應堅守不站隊立場的占比從去年的26.6%上升至今年的30.5%;認為應通過「第三方」擴展戰略空間和選項的受訪者則從16.2%上升至18.1%;認為難以保持中立、必須選邊站的受訪者占比從去年的11.1%降至6%。
對此,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2月9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東南亞非常清楚,不可能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許利平說,東南亞在經濟、安全等方面和中美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從務實理性的角度,東南亞還是希望大國之間能保持和平共處,這樣他們才能享受和平與安全,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