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外長:「美國的最佳位置就是海平線後面」

2023-06-07

參考消息網6月6日報道德國《明鏡》周刊網站6月3日刊登對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的專訪文章,題為《「中國在統一時總是占主導地位」》。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與美國的關係不僅冷若冰霜,而且充斥著相互威脅。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接受採訪談印太地區的大國競爭。

《明鏡》周刊網站問:楊先生,目前太平洋地區的眾多危機中,您認為哪一個最危險?

楊榮文答:中美關係的走向。中國正朝著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方向崛起,它在許多其他領域的分量也在增加。美國認為自己的全球霸權地位受到威脅,正千方百計讓中國放慢腳步,必要時甚至會嘗試打斷它。而中國人清楚這點。

問:日本、韓國、菲律賓、澳大利亞,還有太平洋上的那些島國——幾乎所有這些國家都希望繼續與中國做生意。但在軍事上,它們中的大多數親美。

答:沒有人想減少對華貿易,這種貿易太重要,太賺錢了。但所有國家都想實現多元化,我們在這方面對很多合作夥伴都表示歡迎。但正如我曾在別處講過的那樣:美國的最佳位置就是海平線後面。它的船要是變得太顯眼了,就會讓我們這些地區國家淪為一場更大遊戲中的配角,這對我們沒好處。

問:那歐洲的船出現又會怎樣呢?您希望歐洲在印太地區更活躍嗎?

答:歐洲的船不扮演主要角色,它們其實是點綴。沒人真相信歐洲列強在這個地區是重要的軍事力量。

問:太平洋的戰略秩序有沒有可能像大西洋的戰略秩序那樣,發展出像此前北約和華約那樣相互對峙的安全聯盟?

答:我認為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東亞的歷史前提條件是不同的。在歐洲,自羅馬帝國滅亡以來,大概從未有過像中國在亞洲那樣在較長時間裡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強國。

中國在統一時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因此,固有模式正在這裡重現。中國的主導地位主要是經濟上的,其次才是政治上的。中國從來沒有像歐洲那樣運用軍事手段來保持主導地位。

問:正如德國總理朔爾茨所說過的那樣,您也說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極化」世界。其實這種新的世界秩序是不是比這個概念所暗示的更為混亂和不可預測?

答:不一定。世界無疑正在從兩極化和之後暫時的單極化向多極化發展。為了獲得穩定,我們也需要在這個多極化世界中建立架構。

問:您認為美國和其他強國會允許這樣的世界秩序建立嗎?

答:目前美國還在抵制這樣的秩序,所以還沒有發揮作用。但一旦美國接受世界是多極化的,它就應該成長為那個角色。


相关文章

  • 網傳視頻男子遭人毒打 警逮一對男女起武器和現金
  • 地鐵非禮女子逃7年 客工再入境落網監3周
  • 印尼富商翁俊民透露 蓋茨託人在獅城物色住所落腳
  • 獅城女子稱於美國機場被扣留兩小時 還被官員問及銀行存款數額
  • 魏成輝晚宴風波:部長們與蘇海金的偶遇,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 蟬群擾民 朱倍慶協市鎮會多方面處理
  • 前夫違中國判決帶子來新 婦人入稟我國法院成功奪兒
  • 新大調查:更多國人願談死亡課題 卻沒為臨終做具體準備
  • 淡濱尼三層高工業建築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