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发展之路:从一个被驱逐出联邦的小国到亚洲四小龙老大

2023-06-23     缘分     10670

新加坡一个面积和中国昆山县城大小差不多的国家,曾被日不落帝国统治近一个半世纪,更是在1965年被马来西亚强硬的踢出联邦。就是在这样四面楚歌的国际环境下,还面临着淡水资源不足、经济发展落后、国内民族信仰差异大等问题。新加坡最后硬是发展到了亚洲四小龙老大的地位。

新加坡的发展之路:从一个被驱逐出联邦的小国到亚洲四小龙老大

不仅如此,他依靠马六甲海峡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一些国际大厂纷纷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新加坡,一举实现经济飞跃。新加坡自开埠以来,靠港吃港,如今逐渐成为了全球海洋航运中心。不仅如此,它本土没有一滴油,却硬生生成了全球第三大炼油中心,更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精英国家。

除此之外,它还是除了中国以外唯一华人主导的国家。按理来说,得益于同宗同族的民族血脉和历史渊源,新加坡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应该是会比较亲近的。可事实是,它不仅不与中国亲近,反倒还在背后做一些小动作,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新加坡能取得如此发展成就,离不开一个人的强劲领导-国父李光耀。李光耀1923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是客家人,自小家庭富裕,一大家子受西方思想,特别是英国的影响很深,此时的新加坡已在日不落帝国的统治下近百年,李光耀也被英政府设立的大学录取。

新加坡的发展之路:从一个被驱逐出联邦的小国到亚洲四小龙老大

可随着二战日本对马来半岛的空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学校停课期间,李光耀开始了他多种多样的工作经历。黑的、白的都干。华人在当时新加坡占了很大比例,而日本占领期间的华人境遇更加的糟糕。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渐渐意识到,身在这样一个殖民地国家,想要实现更多的理想抱负,想要去改变这么一个落后的国家,必须得往上走,走到获得话语权的地步。于是,在二战结束后,李光耀选择去英国学习法律。

1950年,他学成归国,开始了他风风火火的人生经历。可以说,他走的每一步都是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一开始,他帮助殖民地的民众、学生等弱势群体打官司,主要是为了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获得声望和资源。好开展后续的工作。

李光耀的这步棋下得很对。例如在1952年,由于民众的一致好评,他被聘请为邮电工会的法律顾问,解决工人罢工事件。面对蛮横强硬的英殖民官员,李光耀据理力争,最终为工人们拿到了他们应有的待遇和福利。这下子,他的群众基础更大了,名声也越传越远,好多工会纷纷聘请他做顾问。

李光耀知道光有学生和工人的支持还不够,想要获得权力,想要推翻殖民统治,还得成立一个专门的政党参政议政。更何况,当时的政府腐败成风,百姓过着民不聊生的凄惨生活,政府官员们却花天酒地,在其位,不谋其政。

李光耀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奢靡风气,于是,人民行动党产生了。他是李光耀和一些左派进步人士共同成立,李光耀也从此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当时新加坡的人口华人居多,占了七成以上。为了得到华人群体的大力支持,李光耀先是积极与共产党联系合作,在华人心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而后努力的学习中文,在演说期间与当地的华人沟通,再拉近距离。

其次,新加坡是多民族国家,马来人、印度人等也占了不大不小的一部分。为了拉拢这些群体,李光耀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学习了解不同民族间的信仰文化。在此期间,李光耀已经获得了政府首长的地位,但他想要的不只是做一个殖民地上没有什么实权的首长。经过他的多次强硬谈判和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还有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英政府被迫同意了于1959年开始全民大选。

新加坡的发展之路:从一个被驱逐出联邦的小国到亚洲四小龙老大

经过多年的艰苦经营和不懈奋斗,1959年5月,李光耀所代表的人民行动党在全民选举中,终于以43的席位获得了自治政府、执政党的地位。而李光耀也于次月宣布就任总理。随着新内阁宪法的颁布,新加坡正式成为一个自治国家。

因为新加坡的建国初期,环境实在太糟糕了,连李光耀本人都说,我们不具备建国的条件,多元民族不同信仰、多种语言等等。于是,李光耀一直积极的想要并入马来亚,经过多方斡旋,于是在1943年,新加坡、马来亚联合邦、沙拉越、沙巴四国组成了马来西亚。可是加入就一定意味着新加坡的实力、经济等条件会发展壮大吗?

才过了两年,他就被踢出局了。哪怕李光耀在议会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哀求,都没有用。究其原因,无外乎马来亚的人口主要穆斯林,而新加坡华人占了很大一部分,且当时的华人群体对红色革命大半抱有支持态度。国际上红色浪潮也是此起彼伏,这让马来亚不仅担心自己的社会结构会受到严重影响,对新加坡的加入本身就存有戒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