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峡冬景
“春季赏花品茶、夏季消暑嬉水、秋季品果养生、冬季赏雪避霾,四季康养理念都与气象息息相关。”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巩文超说。
研学
2022年,市气象局着手开展气象景观资源普查,在全市打造云海、红叶、晚霞、日出等高质量天气气候景观地45处,建成秦岭气候观象台、秦岭小气候博物馆、中国小气候博物谷等3处气象景观体验营地,发展5种自然疗法的特色气候疗愈康养产业,设定金凤山、牛背梁等7条丹江沿线气象旅游研学线路,展现商洛的好山好水好生态。
· 气候好产品给山珍“添金”
商洛核桃
商洛核桃
“核桃是商洛的传统特色产业,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352万亩,居全省首位、全国第三位,覆蓋37万户本地群众。”商洛市商务局局长韩东文介绍。
中欧班列“商西欧”号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家人,日子越过越甜。”洛南县核桃种植大户董兆斌说。4月,中欧班列“商西欧”专列开通,进一步开拓了商洛核桃的海外市场,为更多农户带来实惠。靠着商山洛水的涵养,董兆斌的增收梦如愿照进现实。
好产品畅销的背后,离不开独特的气候环境。商洛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胡晓黎用10年时间,将全市380多个站点365天的资料汇总分析并得出结论:海拔600米,气温日较差最明显,年积温充足,在这个高度以上的绿色农产品生长环境好、无污染、品质高。
据分析,商洛核桃最适宜种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洛南、商州一带。市气象局联合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开展核桃气候品质认证工作,让“气象+”融入当地核桃生长全流程。同时组建攻关团队自主研发集“引种、育苗、布局、种植、销售、品质认证”于一体的核桃数据中心平台,为核桃产业管理人员和种植户提供气象灾害分析预报等数字化服务,保障当地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商洛市核桃种植面积达352万亩,总产量为16.5万吨,产值达50亿元。主产区农民种植核桃每年人均收入超3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