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寡而患不均。 “组屋”不但可以促进社会稳定,还可以有效地防特权。 新加坡人在组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新加坡有90%左右的人,都居住在组屋里,其中不乏有各级领导及政府部长等等“高干”。
如现任总统哈莉玛· 雅各布,女,1954年8月23日出生 。2001年当选议员,长期担任政府部长。2013年 ,被任命为新加坡国会议长, 2017年当选总统 。在担任总统前,她长期住在组屋里,就是一个“邻居老大妈”。后来,由于安全问题,哈莉玛被动员住进了“总统房”。
中国有些地方的“高干”,在分配住房时的标准就是“人均30多平方米”。这引起了许多老百姓的不满,要求取消“高干楼”的呼声不绝于耳。
当然,取消“高干楼”,不如让老百姓都享受“高干”待遇,从这个标准来看,新加坡的每一个老百姓都享受“高干待遇”了。 由于“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如果部长不住组屋,反而会受到“质疑”。
2023年5月6日, 新加坡的反对党——革新党秘书长肯尼斯提出:新加坡两名重要部门的资深部长:外交部长维文和内政部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政法委书记兼司法部长) 租住“豪宅”,在网上被热议。
李显龙总理5月23日发声明:将针对此事展开独立审查。 这件事之所以迅速发酵,可能还有另一个层面,不是租房程序或是否有违法的问题,而是这两名部长租住这样的豪宅,是否显得高高在上、是否显露了“特权”思想,从而影响到民众对部长,甚至是对人民行动党的看法。
有网民说,当年行动党的“白衣白裤”深入民心,成功打造一个清廉的公仆形象。李光耀从政后放弃了自己喜爱的高尔夫球,还放弃了做律师时买的马赛地豪车、劳力士金表等,后来在国庆群众大会上,他甚至向观众“炫耀”他那几十元的卡西欧电子表。现在的人民公仆,为什么不能和他一样?而是要住在拥有几英亩花园的庄园式豪宅里,这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正因为新加坡的许多部长都是长期住在组屋里,和老百姓是“零距离”,才树立了清明廉洁的好形象,使政府官员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3. 不靠“土地财政”来“发财”
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建组屋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住房问题不是政府的“包袱”,土地也不是政府的“摇钱树”。中国的“房改”的初衷是想甩掉“福利房”的包袱,使住房完全商品化,这必然会出现依靠“土地财政”来“发财”,其实,新加坡的组屋并不是完全的“商品”,其中包含许多政府的“福利”,可说是是一种半“福利房”。
依靠“土地财政”来养活“吃财政饭”的公务员的现象。这种房改的指导思想,就是南辕北辙,越改矛盾越多,越改老百姓的住房压力越大!因为政府想从老百姓身上“割韭菜”,怎么可能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解决住房问题,政府不能“吸血”而是要“出血”,必须要政府加大投入,才能解决解决住房问题!
图为新加坡组屋的立体绿化
二、几个措施
组屋制度是新加坡居民的一项福利政策,背后却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和配套措施。如成立专门机构、设立公积金、卖楼花,严禁炒房等等。
据 2015年的新加坡统计局数据显示,新加坡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90.8%。截至2015年底,新加坡约有80%的人口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中。
1. 成立了建屋发展局
为了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住宅问题,新加坡于1960年成立了建屋发展局。该局不仅负责新加坡公共住屋区的总体规划、住宅的设计和建造,同时又是最大的房地产经营管理者。政府赋予建屋发展局广泛的合法权力,和为公共住宅计划而提供的必需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建屋发展局拥有强制征地权利,组屋的建设用地一部分来自国家直接转让,另一部分从私人部门强制征收。1966年颁布《土地征收法》,赋予低价征地权,为组屋大规模、低成本建设提供土地保障。由于建屋发展局拥有强制征地权利,所以新加坡公共住房建设,能以远低于私人开发商购地价获得土地,任何人不得随意抬价,价格不受市场影响。
新加坡组屋的土地费用,基本上由国家承担,建屋发展局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无偿获得国有土地,或远低于市场价获得土地开发,保证大规模组屋需要的用地。
在资金问题上,政府提供低息贷款给与支持。同时它的财政预算纳入国家计划,享有低水平津贴,逐步过渡到自负盈亏。
2. 设立公积金制度
公积金制度是使人们买得起组屋。1968年开始允许公积金购买组屋,1981年拓展至私宅,大幅提高居民购买力;1996年推出EC公寓、2005年推出DBSS公寓、2013年推出3-Gens公寓,从供给形式上不断满足住房消费升级的新需求。新加坡始终保持住房政策的连续性,循序渐进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住房目标。
由于 不依靠土地财政来养活吃财政饭的公务员, 组屋成本没有或者极少有土地出让金的成分。所以新加坡的组屋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多年在20-30万新元一套,平均约2000-3000新元,相当于中国的一万多人民币一平方米。
图为组屋一楼
由于组屋是政府直接供房,税收优惠,组屋的价格远低于同地段的私宅和公寓等价格,同时为了积极让民众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政府还出台了特殊补贴计划。例如,子女如果申请与父母就近居住,会有专门财政补贴;已定婚男女在婚前预订一套组屋,只要在交房后3个月出示结婚证明即可。不同的需求人群有不同的政策扶持,总的来说便是越穷、收入越低补贴越多。而且价格长期稳定,所以老百姓都能够买得起。
新加坡实行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公积金制度,和补贴政策来帮助公民实现安居理想。公积金缴费额度较高。2003年的数字显示,新加坡人的公积金缴费率达到36%,这其中个人每月要将收入的23%存入公积金账户,用于住房、医疗、教育、投资增值等多个方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