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奇迹,李光耀这项政策很重要

2023-07-04     缘分     21030

在公民购买住房的时候,首付售价的20%,余下部分则由建屋发展局以低息贷款方式垫付,住户可用公积金在5年、10年、甚至25年内还清。

此外,政府还专门针对独居的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提供一房式和二房式的小户型组屋。 在新加坡, 本地的年轻人只要认认真真工作几年,结婚的时候就可以从政府手里直接买一套新房,而价格不到私人住宅的1/3,组屋的房价收入比始终维持在5.5左右,私人住宅的房价收入比约为21,均远低于香港(47)、北京(44)和上海(44)等,居民购房压力较小。 如今,组屋已经成为新加坡主要的住宅类型。

根据新加坡政府的统计数字,截至2003年底,新加坡的组屋住户占到其人口总数的84%。

3.“卖楼花”预购

公积金制度解决的是老百姓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卖楼花”的预购制度是解决组屋“卖的掉”,不存在大量积压的问题。

在多次探索之后,新加坡组屋现行“先售后建”的“卖楼花”的预购制度,减少组屋的空置率。申请人可以进行网上申请,然后抽签。如果组屋预订量达到70%以上,政府就通过招投标确定建筑承包商进行建设。组屋完工后,抽签通过的市民就可以购买组屋了。

新加坡采取了政府分配与市场出售相结合的形式,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由政府提供,高收入阶层的住房由市场供给

4. 严禁“炒”组屋

在新加坡,想要购买新组屋的申请人,必须是年满21岁的新加坡公民。申请人在本地或海外不得有其他房产,且在过去30个月内没有处置过任何房产。

此外,还要查看申请人的家庭构成状况和收入上限。永久居民和拥有私房者只能购买二手组屋。新购的组屋住满5年后,可以在市场上出售或者转租。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如果要再购买新房子,旧组屋必须退出来,防止有人投机占有。贷款资格要求同样严格。只有新加坡公民、低收入者和无额外物业者才可以取得贷款资格。

三、 选好干部

好制度关键在落实,选“好人”落实至关重要。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政府一成立,李光耀就一直在物色合适的人选。1960年2月,李光耀解散了新加坡的”改良信托局“,把它的职能一分为二,分为建屋发展局和策划局。前者为国家发展局的一个部门,后者归总理管辖。为实现建组屋计划迈出了第一步。

接着李光耀委任林金山为建屋发展局主席,这个委任关系重大。林金山是一个讲究实效和富有创造力的人,他的本领是多方面的,他能保证建屋发展局的每一分钱都用的恰当。政府绝对不能让人浪费公款!

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写道:林金山任建屋发展局主席不久就来见我,说王永元以国家发展部的身份命令他直接雇佣建筑工人,不要通过建筑承包商,因为建筑承包商身为中间人,是”工人的剥削者“。王永元要建屋发展局成为模范的雇主。林金山感到左右为难,他问我,你要我盖房子,还是要我成为建筑工人的雇主?如果你要组屋,我懂得怎么把组屋建造起来,你交给我办吧,我会把组屋交给你。假如你要我直接雇佣工人,最好另外找一个主席。每一个承包商都有自己的督工、亲戚和信得过的工头,他们不是跟他有亲戚关系,就是他的老雇员,这些人手下都分别雇佣一批工人。

这是王永元的花招,李光耀否决了王永元的命令,请林金山依照他最好的办法去做,他终于把组屋建成了。

1961年5月,河水山木屋区发生大火,3万个居民无家可归,在短短的18个月内,林金山让他们住进一房式组屋。这种组屋的厨房和厕所是公用的。林金山也在李光耀所在的选区兴建一组组屋,选民们看到它们一层一层地建起来,巴不得早一点进去住。要不是林金山在大选之前基本上把组屋建设好,我要争取蝉联恐怕会有困难。

基建行业最容易发生腐败,李光耀实行“赃款有罪论”。李光耀说:

“其实反贪腐很容易,你是一个官员,那么你的工资是透明的,当你拥有超过工资以外的巨额财富的时候,你就是贪官,如果你还说不清楚的话,抓你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李光耀的“赃款有罪论”。其实也是法律上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对建筑业的腐败起到了震慑作用,确保盖房子、卖房子的清正廉明。

四、人性化设计

组屋区一般以高层住宅为主,大多数是十几层的板式住宅,少数是20多层。在规划之初,考虑到要让居民就近就业,组屋区内预留10%至20%的土地用于工业配套设施,主要是无污染的小规模劳动密集型工业,如制衣、纺织和电子配件制造厂。不论住在哪里,居民都不会感到生活不便。

组屋有以下10个特点:

1. 每家每户都有垃圾通道。住在新加坡的政府组屋里,最方便的是垃圾不需要人带下来,直接从垃圾通道就丢到一楼的垃圾桶里。然后由专门的人运走,只是在一楼把垃圾通道的门打开,用空桶换一个满桶,再放到车子上运走,基本上做到了 垃圾不落地、不见天。

2.一楼是空的。组屋底层均不作住宅使用,而是空着用作居民的活动场所,以及用作服务设施。这是新加坡的首创,新加坡国家面积虽然很小,但是没有人感到拥挤,因为一楼的房子都是空着的,从前面到后面的楼,直接从一楼空房就能够穿过去,使人们感到很宽敞。一楼也不是全部空着,一些幼儿园、托老所、小卖部等都安排在一楼,方便人们生活。

3. 防雨走廊。组屋之间、组屋与公交站、地铁站之间,都有防雨走廊。一般在组屋之间活动及乘坐公交车,即使下大雨没有伞也淋不到雨。而组屋附近500米内,必有公交站。 所以人们出行都很方便。

新加坡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奇迹,李光耀这项政策很重要

图为连接组屋及公交车站的走廊

4. 周围都是下水道。新加坡的每一栋组屋,四周都建有下水道,确保下大雨不会发生积水的现象。

5. 没有“蜘蛛网”。组屋内看不到各种明线, 各种电线都集中在一楼的电线盒子里面,再分别进入各个家庭。晒衣架也是统一安装。在新加坡的整个国家,是看不到电线和电线杆的,全部走地下,这与邻国马来西亚有明显差别,一进入马来西亚,就可以看到电线杆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