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劉文江、簫靜婷、黃靖安與可麗雅。
「
訓練,學習;再訓練,再學習,循環往復……對於學生運動員來說,課業與比賽充斥著他們的生活,需要具備極高的自律性與強大的時間管理技能。
從羽毛球場到擊劍場,從溜冰場再到水面……無論是在體育賽場還是學術追求上,四位剛畢業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優秀學生運動員都收穫了「最佳成績單」。
當畢業生們準備在2023年7月的畢業典禮後開啟人生的新篇章時,他們回顧了自身在校期間所獲得的成就、所克服的挑戰以及所擁有的高光時刻。
由船員劉文江、陳怡穎、楊俊奕以及舵手王榮齊所組成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帆船代表隊在「2021年亞洲錦標賽」中斬獲冠軍。(圖片來源:新加坡國立大學帆船代表隊)
劉文江:駛向成功的彼岸
新加坡國家帆船運動員劉文江(Matthew Scott Lau)並不是一個畏懼挑戰的人——他在攻讀醫學學位期間還奪得了「SB20亞洲帆船錦標賽」的冠軍!
當被問及如何兼顧運動與學習時,劉文江引用了他最喜歡的一句「通俗卻真實」的名言,即「你無法左右天氣狀況,但你可以選擇調整你的風帆。」無論是在航海征程還是人生旅程,劉文江始終秉持著這一理念,勇往直前。
雖然「學習醫學」被劉文江稱為是迄今為止其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項難度極高的學術挑戰,但這位23歲的年輕人永遠不會忘記其出發的初心——努力為他人謀福祉。
與此同時,劉文江也將其秉持的利他主義理念應用於航海事業中。為了給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籌集資金,他在2021年與其他三名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的學生一起,帶頭參與了「Sail SG挑戰」。
該團隊僅使用新加坡國立大學提供的風力發電與航行設備,於2021年9月25日至26日在22小時內成功實現環島航行。這場由愛心驅動的旅程為KKH健康基金會籌集了5,695新元的善款。
劉文江分享道:「我們收到了許多真誠的鼓勵以及對患兒的慷慨捐助,我們非常感謝各位的大力支持,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幫助到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劉文江即將於2023年7月8日獲得醫學學士學位與外科學士學位。目前,這位年輕的醫生正在陳篤生醫院開展實習工作。
簫靜婷在「2022年新加坡全國花樣滑冰錦標賽—高級女子項目」中奪得冠軍。(圖片來源:簫靜婷)
簫靜婷:踏冰前行的「冰上舞者」
簫靜婷(Jeannie Su)在學業與運動之間實現了完美的平衡。這位新加坡前國家花樣滑冰運動員(後來成為教練),同時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製藥科學專業的畢業生開玩笑地說道:「我滑冰是為了『逃避』學校,而我上學是為了『逃避』滑冰!」
簫靜婷從14歲起就對舞蹈充滿了熱情。2019年,她加入到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年度慈善活動」(是每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在歡迎新生入學期間舉行的標誌性慈善項目)中參與表演的舞蹈團隊。
「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全力以赴,最終收穫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我們的)情緒高漲,並留下了欣喜的淚水,」簫靜婷表示:「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這是一次十分難忘的經歷。」
同年,簫靜婷加入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當代舞蹈團Dance Synergy。在那裡,簫靜婷發現舞蹈可以提升其滑冰時的藝術表現。通過對藝術性及技術性的不斷提升,簫靜婷可以在冰上以更創新、更多元化的方式來展現自身的優雅與滑冰的魅力。
與此同時,這位22歲的年輕人還對醫療保健與藥物安全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希望能在製藥行業中開闢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儘管這位花樣滑冰運動員已於去年宣布退役,但她仍繼續擔任教練。
「因為我學習的專業是製藥科學,所以我不認為『教練』將成為我的全職職業。但『滑冰』在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希望在未來工作允許的情況下,能夠繼續為花樣滑冰運動貢獻出我的力量。」簫靜婷解釋道。
在與5個國家(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泰國)的羽毛球運動員的比拼中,黃靖安及其隊友在「2022年東協大學生運動會」中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績。(圖片來源:2022年東協大學生運動會)
黃靖安:煥「羽」翱翔,逐夢啟航
黃靖安(Eng Chin An)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但在其眾多的課外活動中,有一項因熱愛而堅持,因堅持而偉大的運動,那就是「羽毛球」。
黃靖安7歲時便開始學習「羽毛球」這項運動,曾擔任兩年新加坡國立大學羽毛球代表隊的隊長。他把大學級別的羽毛球比賽比作「朋友間的迷你聚會」——因為大多數選手也是從小便接觸與學習這項運動。
「每位學生運動員都會有抱怨的時候,無論是對工作、考試又或是項目。但他們仍能擠出時間來參與訓練,」這位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體育人才在談及大學羽毛球巡迴賽時表示:「這真令人動容。」
黃靖安對於這項運動的熱愛促使其於2022年創辦了「新加坡國立大學Racketlon比賽」——是一項包含羽毛球、網球、壁球以及桌球共4項球拍類運動,在全校範圍內開展的綜合比賽。作為項目總監,黃靖安與其他運動項目的隊長合作,推動這項賽事「落地」。
在主修房地產與輔修城市研究的同時,黃靖安還擔任了多項領導職務,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體育俱樂部的營銷主管、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會全球關係的副總監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環境俱樂部的學術聯絡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位26歲的年輕人說道:「我們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也會經歷失敗,但新加坡國立大學為我們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學習機會,使我們能夠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與素養,從而建立起自信心。」這些角色使黃靖安能夠構思與執行這些創新理念,並與其他院系的學生開展合作,極大地豐富了他的大學生活。
黃靖安獲得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理學學士學位(房地產)。雖然黃靖安不再參與羽毛球相關賽事,但他希望今年在作為自由攝影師、房地產銷售人員以及羽毛球教練的實驗性追求中不斷磨練其新獲得的信心。
可麗雅參加了2021年東南亞運動會,並獲得了重劍項目團體賽金牌以及女子個人賽銀牌。(圖片來源:可麗雅)
可麗雅:在擊劍與學術領域表現卓越
可麗雅·蒂卡娜(Kiria Tikanah Abdul Rahman)是第一位參加奧運會重劍項目比賽的新加坡女性。但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一點。
這位22歲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畢業生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因首次亮相而開始獲得公眾關注之前,始終保持低調,沒有高調宣揚自身所從事的擊劍事業。她只有在向她的教授解釋她即將征戰奧運會而暫時缺席時才提到了一點,而她的教授總是很有耐心,並給予其充分的理解。
當可麗雅前往布達佩斯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訓練時,她的教授們錄下了他們的講座,並重新安排了她的考試時間,以適應與支持她的訓練與比賽。可麗雅表示:「這對我來說是一段充滿壓力的時期,如果沒有學校的大力支持,我是不可能兼顧好訓練與學業的。」
與此同時,新加坡國立大學還根據可麗雅的訓練日程來規劃她的課程與考試。「我變得更加獨立,因為我可以決定我想做什麼,並制定自身的專屬日程計劃。」可麗雅分享道。
可麗雅很感謝她在化學系的朋友們,正是有了他們的幫助,可麗雅能更好地享受新加坡國立大學充滿活力的校園生活,在其嚴格的訓練日程中為其注入了一抹亮色。
可麗雅表示:「我與我的朋友們會在校園內走走逛逛,品嘗不同食堂的美食,並及時返回教室,以飽滿的精神面貌開展下一輪的學習。」
可麗雅在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化學)後,將開始為期一年的全職訓練,備戰即將到來的國際賽事(包括2024年巴黎奧運會),並獲得參賽資格。與此同時,這位擊劍「先鋒」計劃在諸如亞洲擊劍錦標賽、世界擊劍錦標賽、亞洲運動會,以及奧運會前的幾場擊劍大獎賽與世界盃資格賽等一些即將到來的賽事中展現她的鋒芒,並不斷提升自己,使技藝「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