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泉:新加坡不想做被踩的小草,不会在中美间选边站队

2023-07-05     缘分     12074

陈海泉:新加坡不想做被踩的小草,不会在中美间选边站队

7月2日,国家副主席韩正在清华大学出席第十一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关于共识的打造,不论是华盛顿、北京、新德里还是在其他一些东盟国家的首都,都在谈论一些概念。表面上看,我们使用的是同样的概念,比如说基于规则的秩序(rule-based order),这个概念现在非常受欢迎,尤其是欧洲、美国的同仁们非常喜欢提,新加坡的同仁也提到过这个概念。

从中方的角度出发,我们总是谈论如何维护基于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原则的秩序。从重塑共识的角度看,您觉得,西方同仁提到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中国人所提到的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原则的秩序,这两个概念之间有怎样的融合性与兼容性?

陈海泉:对于新加坡来说,答案非常简单,也非常直接。作为一个小国,我们高度依赖开放的贸易体系,开放的贸易与全球经济繁荣是新加坡的生命线。我们一直非常坚定希望遵循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这是新加坡生存和持续参与国际社会的基础。

我可以给各位举个例子。我们谈论尊重国际法,尊重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及联合国宪章时,到底是什么意思?

比如说乌克兰问题。新加坡的立场非常有原则,那就是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这是我们的立场,也说得很清楚。倒不是说新加坡支持谁、不支持谁,我们并不选边站队。我们真正支持的是联合国宪章原则,尊重主权,尊重各国独立,特别是主权完整,领土完整。

如果一个大国侵略了另外一个小的邻国的话,对于新加坡来说,我们就得站出来说话,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立场,有原则的立场,这就是我们如何界定立场的。不仅仅在安全领域,在经济领域也是这样,我们坚持基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立场。我非常同意莎隆大使(Pankaj Saran,印度前驻俄大使)所说的,要遵照双方签署的协定,而不仅仅是随意做决定。这也是尊重国际法,基于原则的持续根本框架,在经济领域和安全领域都是如此。

观众提问环节

提问1:新加坡有很长的海岸线,您刚才也提到要遵守国际法、遵守联合国宪章。眼下我们有一个困扰亚洲甚至全世界的一个问题,就是日本即将把核污染水排入大海,这不但对亚洲,也对全球的安全福祉构成威胁。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您认为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对待这一事件?

陈海泉:我想,很多周边国家都已经提到过这个问题,对新加坡来说,我们以科学为基础进行评判,会通过和有技术能力的机构合作,以此判断这个问题。

提问2(陈东晓):陈大使,您怎么看待中美关系对亚太地区的影响?您认为,中美关系是否已经成为竞争对手的关系,还是可以成为非常健康的竞争关系?

陈海泉:从我自己所处的地区出发,中美关系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它已经成为主宰所有地区国家(包括东盟国家)的非常重要的话题之一。一个简单的理由是,我们需要两个大国,不仅仅是互动,甚至是竞争。竞争本身不见得是件坏事,应该进行健康的竞争。在我们谈论竞争时,并不一定是不健康的竞争。

新加坡依赖两国间维持健康的竞争与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所处的地区实现繁荣发展。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说过,当两头大象吵架时,地上踩的草就会遭殃。当然,新加坡不想做被踩的小草。

提问(观察者网):新加坡与中美双方都维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考虑到和平稳定的地区秩序符合新加坡的国家利益,在您看来,新加坡在缓解(mitigate)紧张局势,推动合作方面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与作用?

陈海泉:新加坡不倾向于承担缓解(mitigate)的作用,我们将自己视作东南亚国家的一员,东南亚国家得益于与中美双方维持良好关系。正如我在小组讨论中提到的,中美间的大国关系非常重要,不仅对新加坡,对地区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我们需要两个大国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周边地区国家间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深刻启示。

我们总是与中美两国保持良好关系,与他们碰面,希望分享我们的观点和角度,如何帮助两国找到兼容并包、携手同行的方法。参与和讨论总是要基于信任才能实现关系的改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新加坡的立场是基于两方原则,以及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我们不能亲美或者亲中,新加坡的对外政策一直立足于本国国家利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陈海泉:新加坡不想做被踩的小草,不会在中美间选边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