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我轻信了‘移民局官员’的话,被骗了10万块钱...”

2023-07-11     于晏     19316

“在新加坡,我轻信了‘移民局官员’的话,被骗了10万块钱...”

这些年,诈骗案件层出不穷,手法也在不断“迭代发展”。

就在最近,新加坡媒体报道多个诈骗相关的新闻。演唱会门票诈骗(因为霉霉明年要来开新加坡演唱会了)、跨国诈骗更是层出不穷......

最新调查显示,一半的受害者,都损失了至少一千新币!

“在新加坡,我轻信了‘移民局官员’的话,被骗了10万块钱...”

对于诈骗犯来说,来新加坡求学的留学生,因为人生地不熟的关系,很容易上当受骗。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领事,最近就分享了这么一则中国留学生被骗走10万元的案例。

“在新加坡,我轻信了‘移民局官员’的话,被骗了10万块钱...”

案例经过详情:

2023年3月,在新加坡某大学读大一的小丽接到自称“新加坡移民局(ICA)”打来的电话,告知其有一个从中国某市寄出的包裹内有涉嫌“违禁物品”被海关扣押,要求她到移民局接受调查。

小丽感到很震惊,急忙解释她最近根本没有从该市邮寄任何物品。随后,自称“新加坡移民局”工作人员L致电小丽称可以帮忙将电话直接转接到某市“公安局”,以便更好说明案情。

“在新加坡,我轻信了‘移民局官员’的话,被骗了10万块钱...”

示意图

之后,第三通电话打过来,电话那边的人自称是某市“公安局”Z警官,严肃地跟小丽说:

“小丽啊,我们查了一下邮寄包裹的事确实与你无关,但我们查到你涉嫌一起重大的国际洗钱诈骗案,涉案金额超过10亿元。”

小丽头脑一片空白,震惊、恐惧、无助的感觉已将她吞没。Z警官随后告知小丽因案情重大决定立即逮捕,并通过whatsapp给小丽发来了某市“公安局”“逮捕令”,并要求小丽签署“保密协议”配合调查,调查期间必须报告每日行踪并且不能告诉任何其他人。

“在新加坡,我轻信了‘移民局官员’的话,被骗了10万块钱...”

示意图

随后,Z警官又说,考虑到小丽是初犯,如能及时足额缴纳“10万保释金”,将“不逮捕”、“不追责”。

小丽出于害怕便以“补缴学费”为由向父母要钱后将资金打入对方指定账户 。几天后小丽在与同学聊天时无意间提及此事,经同学提醒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但为时已晚,钱款已经被骗子快速转移。

“在新加坡,我轻信了‘移民局官员’的话,被骗了10万块钱...”

示意图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向大家分析了这类案件中诈骗犯惯用的手法。

日后,大家在遇到诈骗电话时,也能从电话另一端诈骗犯的说辞和语气中找到端倪早日警醒:

一、非法获取个人信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当事人的个人身份等信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当事人

二、制造恐惧,连环设套。骗子编造当事人涉嫌“银行卡洗钱”、“跨国诈骗”、“散播谣言”、“邮寄非法包裹”等“指控”,并发送“官方核查网站”、“逮捕令”、“通缉令”等文书,对当事人进行威逼、恐吓,给受害人“洗脑”

三、假意协助,收割“韭菜”。骗子以帮助“洗脱罪名”、“将功补过”为由,要求当事人缴纳“保释金”并将个人名下账户所有钱款转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在新加坡,我轻信了‘移民局官员’的话,被骗了10万块钱...”

事实上,除了这种境内诈骗只求财的行为外,现在还有些诈骗分子,甚至打算把受害者骗到东南亚其他国家,协助他们进行电诈

上个月月初,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官方发布了一则文告,透露最近有多名在新加坡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先后遭遇电信诈骗,甚至还有人被骗到了电信诈骗团伙的根据地——柬埔寨!

事情发生在6月2日,当时正在新加坡某艺术学院的高一学生落入“假官员”骗局,按骗子指示,主动购票飞往柬埔寨西港藏匿,拍摄被绑架视频。

“在新加坡,我轻信了‘移民局官员’的话,被骗了10万块钱...”

示意图

之后,骗子通过微信将该视频发给该生家长并勒索300万人民币赎金。情况已经十分危急。

当时,这名留学生的父母通过热线小时12308报警,中国驻新加坡使馆于6月4日接到了转接报案。

在接到报案后,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迅速与中国驻柬埔寨使馆取得联系,通报案情,请其协调柬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同时与新警方密切合作,促成新柬警方通力办案。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