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振林山本達士漁村(Kampung Pendas)的36歲漁民納西爾·亞倫(Nasir Harun)告訴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他每次出海到柔佛海峽捕撈魚蝦和螃蟹時,都會時刻留意標註海上邊界的彩色浮標,確保自己不會越界。
「如果可以控制,我們是絕對不會越過那些浮標進入新加坡(海域)的。但是,有時因為引擎故障或是急流,我們就會一不小心漂浮過去,但我們不是故意的。」
漁民申訴兩國執法單位擾生計 上個月,振林山本達士漁村的漁民法伊贊·瓦希德(Faizan Wahid)指稱我國警察海岸衛隊的船隻在海上損壞了他的漁網,引起兩地關注。我國警方隨後駁斥,表示是在大士一帶的我國海域巡邏,倒退離開時船艇被漁網纏住螺旋槳。
警方說,涉事漁夫也曾在去年10月被發現進入我國領海的實彈射擊區,警察海岸衛隊那時勸請他為了自身安全離開。
法伊贊向CNA堅稱,他沒有進入新加坡領海。
本達士漁村的漁夫們申訴,執法單位近年加強在海上邊界的巡邏,有擾他們謀生。除了新加坡警察海岸衛隊,馬來西亞海事執法局也會在這片海域巡邏。
納西爾說:「我們真的不想惹上新加坡當局或任何人的麻煩,我們只想安安靜靜地謀生。」
CNA已向新加坡警察部隊和馬來西亞海事執法局了解他們為何以及如何向海上邊界附近的漁夫進行身份檢查。
馬國議員提議重劃海上邊界 來自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的海事安全專家Collin Koh指出,巡邏艇定期監控邊界,以防止非法入境、走私和其他跨境犯罪。
他指出,警方通常都會向闖入我國海域的漁民發出口頭警告。
有柔佛州政治人物就建議,進行談判重劃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柔佛海峽的海上邊界,為漁民留出更多空間。
哥達依斯干達州議員班達阿末(Pandak Ahmad)告訴媒體,他將在下周一(11日)的州議會會議上提出這項動議。
收成減少 收入也減半 納西爾也指出,近年來,柔佛海峽進行填海造地,捕魚的空間似乎減少,迫使漁民更加靠近浮標。
海事專家指出,柔佛南的工業發展帶動填海造地工作增加,柔佛海峽的捕魚行業有一天恐怕不復存在。
納西爾說,五年前,他出海三小時可以捕獲五到六公斤的漁貨;但現在,他能捕到一到兩公斤就已經很不錯了。
以前,他每個月可以賺2000令吉(約583新元),但如今燃料和漁網成本上漲,他如今只能賺1000令吉(約291新元)。「換工作是不可能的,我想永遠做一個漁民,所以我希望情況會有所改善。」
相關報道:
馬國媒體稱我國海警開入領海破壞漁網 警方駁斥內容不實
20/08/2023 11:34
00:57
馬國媒體稱我國海警開入領海破壞漁網 警方駁斥內容不實
網傳馬國漁民於馬國海域捕魚遭驅趕 警方闢謠:實為漁船進出我國領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25/10/2022 21:10
網傳馬國漁民於馬國海域捕魚遭驅趕 警方闢謠:實為漁船進出我國領海
馬國漁民在水域捕魚遭我國警察驅趕 警方:指控不屬實
25/10/2022 23:33
00:32
馬國漁民在水域捕魚遭我國警察驅趕 警方:指控不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