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一些车长还是会提醒乘客尽量往后移,也有乘客会开口要求后方的乘客这么做。
2015年的“优雅乘客指数”调查,就有约一半的的受访者注意到,有更多乘客往车厢内移进,以便让他人上车。
直接走后门?
为了方便一些以轮椅代步或行动不便的特需乘客,车长有时会协助他们从巴士后门上车,但有些乘客“有样学样”,以为这是人人都能享有的专利。
有网民在本地网络论坛Reddit上申诉,他某次乘坐一辆拥挤的巴士,巴士到站后,一些乘客正准备下车,突然一名推著婴儿车的女士硬是要从后门上车,以致乘客难以下车。
该网民声称,有乘客因而被婴儿车撞到叫了一声,结果被这名女子回呛“你看不到我有手推车吗?快让开!”
“共享”免费音乐
巴士业者新捷运几年前宣布,会在巴士上提供免费Wi-Fi。
如今乘坐巴士不时也能听到免费音乐,但并非由业者提供,而是来自“贴心”乘客的手机喇叭。
这种制造手机噪音的行为,在地铁上也十分常见,但乘客没意识到,没戴耳机还把声量调到最高,确实会严重干扰到其他乘客。
无多有偶,一些乘客则喜欢在巴士上“高谈阔论”,不是用手机大声说话,就是索性开启扩音器,跟整个巴士的乘客分享自己和友人的聊天内容。
难以找到解决方案?
从今年12月23日起,本地整体车资将调高7%。(海峡时报)
红蚂蚁好奇,如果当局现在再进行“优雅乘客指数”调查,受访者会打几分?
陆路交通管理局回复媒体询问时指出,把双脚放在座位上这样的行为,不只不卫生,还剥夺了其他乘客的座位。
陆交局说:
“(巴士上)已贴出告示,以减少这种行为发生……陆交局会持续与公交业者合作,鼓励优雅通勤和行为。”
SMRT巴士公司发言人则说,有一些乘客做出没公德心且不妥当的行为,即使被劝阻也不肯配合,作为最后的解决方法,巴士车长可通过行动控制中心寻求警方援助。
只能说,巴士乘客该如何为别人着想,不是人人都懂,除了业者的告示,可能只有大家相互提醒,逐渐改变彼此的行为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