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秋意漸盛,蟹肥菊黃。秋高氣爽,秋天的第四個節氣秋分,悄然而至。在這一日,陰陽相半,晝夜相等,露冷風清。同時,這天也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秋季90天的中間,有著「平分秋色」之意,於是得名「秋分」。
今日秋分,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邀您一起觀看《四季中國》第十六集——《秋分》,並帶您了解秋分時節的傳統習俗。
四季中國之《秋分》
秋季過半逐漸進入冬季,這是深秋最美的季節。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敦煌,潔白飽滿的棉桃,叮噹作響的駝鈴,是大漠裡鮮活的風景。
秋分 傳統習俗
秋分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粘雀子嘴
秋分這一天,客家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壞莊稼。
豎蛋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