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增842例!那些逃离北上广深,来新加坡读书的孩子们,如今过得怎么样?

2022-01-05     于晏     27036

骤增842例!那些逃离北上广深,来新加坡读书的孩子们,如今过得怎么样?

“逃离北上广深”,不仅是发生在国内职场圈的社会现象,甚至已经在低龄读书圈泛起层层涟漪。

近年来,中国教育内卷成风,北上广深等教育条件优越的发达城市内卷更为严重,父母想让孩子进一所好学校“难于上青天”。

没户籍、托关系、抢学区房、花重金买小国护照......被迫鸡娃的父母身上的压力不亚于读书的孩子。

但令人尴尬的是:很多家长即使掏空了自己,也没能养出优秀的娃......

骤增842例!那些逃离北上广深,来新加坡读书的孩子们,如今过得怎么样?

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深思熟虑后,决定让孩子转换教育赛道:“逃离北上广深” ,送孩子到离家不远,教育资源更优越,还有双语大环境的新加坡接受教育。

家长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吗?那些逃离北上广深,到新加坡读书的孩子们,后来过得怎么样呢?听完以下3位家长的分享,相信大家会有所感悟。

骤增842例!那些逃离北上广深,来新加坡读书的孩子们,如今过得怎么样?

01

@北京江妈妈

骤增842例!那些逃离北上广深,来新加坡读书的孩子们,如今过得怎么样?

北京的教育资源确实不错,但想获得北京户籍基本上是遥遥无期,很多在北京打拼的人因为迟迟落不了户,孩子没有学校可读或者选择受限、进不了好的学校。

此外,没有北京户籍,意味着孩子不能在北京参加中、高考,到时候还得回户籍所在地考试,想想就折腾。

骤增842例!那些逃离北上广深,来新加坡读书的孩子们,如今过得怎么样?

棘手的户籍问题让我和老公烦恼不已,为了女儿的教育,我们决定送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到离家不太远、教育先进的新加坡读书,早去早融入。

考虑到女儿年龄尚小,需要陪伴和适应,我们选择了家长可陪读,采用双语教育、以精英素质教育闻名的新加坡政府小学。

骤增842例!那些逃离北上广深,来新加坡读书的孩子们,如今过得怎么样?

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备考,女儿通过了新加坡政府小学的AEIS入学考试。进入新加坡政府学校后,我发现以前总是需要督促的女儿,在学习上更自觉了。

新加坡政府学校的学生虽然也有学习任务和压力,但经过学校老师的悉心培育,学生升读名校并不是很难

还记得女儿刚入班读四年级时,成绩在中下游,到了参加新加坡政府小学离校考试(PSLE)时,女儿已经升入班里的前几名,并成功被新加坡的知名中学录取。我们还申请到学校的6年直通车项目以及奖学金,女儿别提多开心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读新加坡政府学校还能更快拿到新加坡绿卡,享受更多优待。女儿读到中三时,依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顺利申请到了新加坡的绿卡。现在女儿成功拿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全球排名TOP11)的offer,实现了自己读名校的梦想。

回望一路走来,我倍感欣慰。新加坡政府学校人性化的陪读政策让我没有缺席女儿成长的关键期;留学新加坡也拓宽了女儿的眼界,给了她自信和机遇,助她不断勇往直前。

02

@上海张妈妈

骤增842例!那些逃离北上广深,来新加坡读书的孩子们,如今过得怎么样?

中国“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科类校外培训骤然减少,“素质教育”站到舞台上。这让我这个“素鸡”主义者(素质教育鸡娃:比如音乐、美术等)倍感压力:这不就意味着更多家长开始素质教育比拼了吗?

不甘落后的我,一股脑又给儿子加了两个兴趣班,现在儿子每周大概有5个兴趣班要上,象棋、游泳、钢琴......有的是在放学后,有的则安排在周末。

但我万万没想到,浪费精力挑选了课程,花了高昂的报班费,但一堂接一堂的课上下来,儿子收获并不大,还跟我说太累了,休息时不想去上兴趣班。

有一次我跟朋友诉苦,她跟我说想强化孩子素质教育不一定在“放学后”,新加坡的政府学校让孩子们在学校就能感受快乐的素质教育,学校的CCA课外活动精彩纷呈,孩子们可以在“玩”中学习和成长。

骤增842例!那些逃离北上广深,来新加坡读书的孩子们,如今过得怎么样?

我听了后心动不已,同年暑假就和老公带儿子去新加坡旅游,顺便参观考察新加坡的政府学校。后来儿子备考了次年2月的S-AEIS考试,通过后入读了新加坡政府小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