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AI”入选阿里达摩院2022十大科技趋势
12月28日,达摩院发布了《2022十大科技趋势》,包括AI for Science、硅光芯片、柔性机器人、隐私计算、星地计算、云网端融合等,涵盖人工智能、芯片、计算、通信等多个领域,既有对当下已萌生产业化价值的技术判断,也有对未知或尚待验证的预判。
其中第四个趋势“绿色能源AI”主要讲的人工智能助力大规模绿色能源消纳,实现多能互补的电力体系。
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近年来快速发展,带来了并网难、消纳率低等问题,甚至出现了“弃风”、“弃光”等现象。核心原因在于绿色能源存在波动性、随机性、反调峰等特征,大规模并网可能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提升电网等能源系统消纳多样化电源和协调多能源的能力,成为提升能源利用率和稳定性的技术支撑,推动碳中和进程。
预计未来三年,人工智能技术将帮助电力系统实现大规模绿色能源消纳,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罗振宇跨年演讲实现“碳中和”
12月31日,罗振宇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成都开讲。约4个小时的演讲中,用了近9分钟的时间探讨碳中和相关的内容。并介绍到通过购买国家核证自愿碳减排量(CCER),实现了第七届“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碳中和。
在罗振宇去年2021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2060“碳中和”跟你有多大关系?”的提问。一年以来,国家关于碳中和的工作稳序展开,而对于碳中和目标的认识程度国内还远未达到足够的高度。在此次罗振宇的演讲中,依然主要介绍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3060的目标,并且试图解释碳中和目标的本质。
关键词一:新加坡&氨燃料
新加坡港坐落在国际大洋航线的枢纽,是东南亚的航运中心,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起著沟通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海上交通的作用。因其绝佳的地理位置,加之其深耕石油炼化产业的发展,新加坡港自然成为世界船舶燃油加注第一大港。
在本轮的航运绿色转型浪潮中,船舶替代燃料成为各港口、船公司关注的焦点,选择正确的替代燃料发展路径,提前做好准备和布局成为各环节参与者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为维持世界第一大船舶燃料加注港的地位,新加坡港在替代燃料的选择上极为谨慎但又出手迅速。虽然在替代燃料的大讨论中新加坡港少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战略,但是纵观近几年的种种动作,不难看出新加坡港虽然早将LNG作为替代燃料的重要布局方向,但是通过与其他不同公司、集团的合作,早已对于其他替代燃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试探。
其LNG加注布局的重要代表即为FueLNG,该公司为吉宝海工海事与壳牌东方石油的合资企业,致力于推动新加坡LNG加注产业,自2017年起便深度参与了新加坡海事和港务局 (MPA)的LNG加注试点计划(LBPP),并在当年9月完成了首次车对船的LNG加注作业。在2021年末的年终总结中,FueLNG讲到该公司在2021年年完成了460多次LNG加注作业,包括船对船,车对船,车队工业用户等。其中自2021年 3月以来,进行了超20次的船对船LNG加注作业。并因其杰出的贡献荣获2021年世界液化天然气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