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其LNG加注产业的布局,新加坡关于氨燃料的研究也在稳序开展。近日,我们看到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和吉宝海工海事(Keppel O&M)的全资子公司 Keppel FELS 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以探讨各种氨燃料应用在新加坡的可行性和实施。
通过这份谅解备忘录,住友商事和吉宝海工海事将致力于在新加坡实施氨加注,目标是在20年代中期(2025年前后)开始商业运营。住友商事和吉宝海工海事承诺将协同有关部门加快氨气加注船的开发,加快新加坡加注氨气加注的实施,为实现零碳航运做出贡献。
氨是一种氢和氮的化合物,燃烧时不排放二氧化碳,因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火力发电和大型远洋船舶的下一代燃料。氨也有望作为氢的能量载体发挥作用,因为它比氢更容易液化和运输。
关于新加坡氨燃料的研究存在多方面的线索
早在2020年6月份,伊藤忠商事 (Itochu Corporation)便宣布与石油和化学品储罐及码头运营商Vopak达成一项协议,在Vopak的Banyan码头“共同研究开发基础设施的可行性”,从而“在新加坡建立氨的船用燃料供应链”。
到2021年5月份,伊藤忠商事牵头对于该合作进行了升级,邀请了Pavilion Energy、MOL和TOTALMARINE FUELS进行了联合开发。该谅解备忘录的目的不限于扩大和加速氨燃料供应链的联合开发,包括在新加坡的陆上和(/或)海上基础设施以及氨燃料加注船。这也是伊藤忠商事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以氨为燃料的船舶的综合项目的关键要素。
其合作框架如下:
伊藤忠商事牵头的这个升级版合作,很大程度上与两个月前(2021年3月)由吉宝和住友商事发起的另一个合作框架相对应。在这个合作备忘录中,加入了马士基集团(APMoller - Maersk A/S)、Fleet船管(FleetManagement Limited)、马士基Mc-Kinney Moller零碳航运中心和雅苒国际(Yara International ASA),其目的同样是研究在新加坡建立一个全面的、有竞争力的氨燃料船舶加注供应链体系。
其合作框架如下:
而在更早的2021年2月份,随着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MPA)的加入而揭露名称的Castor倡议,让人们看到了新加坡成为海事氨燃料中心的可能。该合作计划最初由MISC Berhad (MISC)、英国劳氏船级社 (LR)、三星重工 (SHI) 和 MAN Energy Solutions (MAN)在2020年1月发起,MPA和雅苒国际(Yara International)的加入让该合作正式命名为Castor倡议。
2021年的12月1日,第七个合作伙伴—新加坡的Jurong港(Jurong Port Pte Ltd. 是 MPA 聘请的两个港口码头运营商之一)宣布加入该合作计划,Jurong港的CEO Ooi Boon Hoe表示,Jurong港渴望通过提供合适的配套燃料加注基础设施来促进采用包括氨在内的未来船用燃料。
目前,Castor倡议计划到2024年将一艘以氨为燃料的油轮下水。
此外,2021年1月25日,美国船级社 (ABS)发布的新闻稿报告称,已成立一个小组来研究“新加坡氨的潜力,探索船用燃料的供应、加注和安全挑战”。这项工作将由 ABS、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NTU) 和氨安全与培训学院 (ASTI) 领导。值得注意的是ABS、NTU 和 ASTI 当时都曾参加了2020 年澳大利亚氨能源协会的Ammonia = Hydrogen 2.0 会议。据报道,ABS 和ASTI 表示“希望合作为氨动力船舶上的海员开发安全培训课程”。
而关于新加坡船用氨燃料来源的问题,同样有合作组织正在进行合作研究。2021年11月份,吉宝基础设施(Keppel Infrastructure)、Incitec Pivot和淡马锡宣布签署的一份合作备忘录 (MOU),便是调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州生产绿色氨的可行性,氨燃料从澳大利亚进行出口,以满足全球(包括新加坡)对零碳能源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重要资讯概览
设计研发与认证
1、12月27日,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宣布该公司即将全面启动一个环保型船舶新项目,与大岛造船公司一起设计和开发一艘氨燃料动力干散货船,并力争于2025 年交付第一艘船。
根据声明,该型80000~81000载重吨氨燃料动力散货船总长229米,型宽32.26米,型深19.98米,航速约14.3节。
新船订单与交付
1、近日,IndustrialService Solutions (ISS)宣布将为Zeeboat, LLC (Zeeboat)提供总承保合同、项目管理和船舶支持的服务,以建造四艘全电动拖轮并于2025年交付出租。这些将是北美建造的第一批电动拖轮。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