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美國當地時間1月4日,又進一步將新加坡列入未知冠病風險級別。
那麼,當局對新加坡的最新風險評級,究竟是調高了,還是調低了呢?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在官網的解釋,疾控中心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官方來源通報的冠病數據,來確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旅遊健康警戒級別。
如果有關旅遊目的地未提供數據,就會把警戒級別列為「未知」,並建議旅客遵循旅遊健康警戒最高第四級的建議。換句話說,就是當地的病例非常高,民眾應避免前往這類目的地。
疾控中心在文告中說:
「有鑒於新加坡目前的冠病情況屬於「未知」,那些即使完成接種疫苗的旅客,也有可能面臨感染和傳播冠病變種病毒的風險。」
說白了就是,美國對新加坡的旅遊警戒依然和之前一樣,認為新加坡的病例非常高,呼籲美國民眾避免前往這類目的地。唯一的不同是,我國這回被指「未提供有關的冠病數據」。
昨天,有438人確診感染奧密克戎變種毒株,其中91起是本土病例,347起從境外輸入。
我國每周社區病例增長率昨天也攀升至1.09,是自去年11月12日的1.04以來,再次突破1。
這即意味著,過去一周的社區病例比前一周多。這個比率原本從去年11月中旬已經開始呈下滑趨勢,並在12月24日跌至0.52。過後又因奧密克戎一路回升。
美國疾控中心每周都會更新一次名單,名單上共有全球244個目的地,分為四級風險類別。
目前被列入「未知冠病風險」級別的有42個國家和地區,包括:
柬埔寨、阿富汗、朝鮮、敘利亞以及維持清零策略的澳門等。
其實,澳門在這兩年的冠病抗疫道路相當平穩。至今,只有79個病例,零死亡。77人治癒,兩人仍在住院治療。
更何況,美國昨天的每日新增病例一下突破了100萬起,美國總統拜登還特地通過電視演說安撫民眾。疾控中心告誡美國民眾不要前來我國,對我們而言,並非一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