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提高家人们的保障房知识储备,今天咱们开个专题学习下隔壁新加坡的“组屋”制度。
在各类媒体的报道中,它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保障房制度发展的完美终点,什么真正实现了“居者有其屋”啊,什么全世界最让人羡慕的民生制度啊,甚至还有人直接称它为新加坡的“组屋奇迹”。到底是不是真有这么神啊?话不多说,咱们近距离去看一看。
名词解释:
组屋制度:新加坡组屋制度始于建国初期的1960年。当时总理李光耀提出的口号是“居者有其屋”,即只要你是新加坡人,那么政府就一定保证你能住进属于自己的房子。
其实跟咱中国自古以来的思想挺不谋而合的,据说负责落实组屋制度的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大堂前厅就挂着这样一幅书法: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新加坡组屋已发展为现阶段“地表最强保障房”。截至目前,大约85%的新加坡公民住在组屋,其中93%的居民拥有其房屋的产权,确实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了。
要问秘籍,其实也简单,就两点:好住+便宜呗。
新加坡的“组屋”有多好住呢?
绿化棒棒哒
组屋附近的绿化都做得很好,就算是闹市区寸土寸金的地方,也会挤出空地来种草。花园城市的美誉,可不是盖的。
政府是勤劳的粉刷匠
在新加坡,你很难看到老旧的房屋,因为每隔5年左右,政府就会重新用油漆粉刷墙面。更酷的是,住户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来选定外墙的颜色。也因此,新加坡的组屋通常都是色彩明丽的,
甚至还会出现各种有意思的彩绘,
当然,也有的就挺…一言难尽。
配套设施超齐全
新加坡组屋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齐全的周边设施。什么食阁啊(新加坡人不怎么在家做饭)、游乐场啊、托儿所啊、图书馆啊、超市啊、社区医疗啊、交通枢纽啊等等,都是走路就能到达的距离。
每一层楼都有长走廊
据说政府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让住户有更多的交流。因为新加坡是个多民族的社会,有包括华人在内的多种族居民。
足不出户倒垃圾
新加坡组屋设有室内垃圾通道,每户或每层楼设有1个垃圾通道口,直接把垃圾从这里丢下去,就会有专门的人来运走。基本上做到了垃圾不落地,不见天。
家家户户都有防空洞
新加坡的每一套组屋,不论大小都会有一个“防空洞”,是发生地震、火灾或战争时的临时逃生避难所,安全意识可以说很强了。
说完了好住,那新加坡的组屋到底有多便宜呢?
答案是:远低于市场提供的私人住宅。
以能找到的2015年到2017年的数据看,新组屋的价格在三年内没有明显波动,一直保持在420新加坡元/平左右,而私人住宅价格波动比较明显,并且价格远高于新组屋,大约在新组屋的三倍。(1新加坡元≈4.7元人民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