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增811|奥密克戎取代德尔塔成毒王,症状多达19个!张文宏:这个毒株会咬人

2022-01-09     于晏     21914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1月8日新增确诊病例811起,含社区病例253起、客工宿舍病例14起,境外输入病例544起,累计28万4802起。

奥密克戎新增病例有404起,包括161起本土病例和243起境外输入病例。

今晚通报死亡病例0起,累计837起。

本期报道包括:

一、奥密克戎把美国住院病例推至新高

二、张文宏: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三、奥密克戎究竟是“天然疫苗”还是“终极杀手”?

四、奥密克戎感染症状多达19种

五、昨通报2起新增死亡病例,病死率维持在0.295%

六、已接种首剂疫苗人口比例增至89%

七、ICU病危插管降至12人;输氧降至11人

八、普通病房增至142人

今增811|奥密克戎取代德尔塔成毒王,症状多达19个!张文宏:这个毒株会咬人

美国住院病例人数创新高

据路透社统计分析,在奥密克戎肆虐下,美国住院病例创新高。

奥密克戎已取代德尔塔,成为美国主流病毒株。

尽管奥密克戎毒性不比德尔塔高,但传播力极强,感染基数很大,仍形成大量住院病例。

今增811|奥密克戎取代德尔塔成毒王,症状多达19个!张文宏:这个毒株会咬人

(美国每百万人口新增病例波形)

美国疾控中心主任:仍未见峰值

当地时间1月6日,美国新增66万2000多起病例,累计确诊病例5850万起,累计死亡病例83万多起。

路透社报道,美国多处学校、企业开始受到疫情压力,一些学校被迫停课。美国近半数州的医院暂停了非紧急手术。

1月7日,美国疾控中心主任Rochelle Walensky对媒体说:“我不信我们已见到峰值。”

新增病例飙升,另一方面,死亡病例则维持在每天1400起左右,比去年低。

Rochelle Walensky说,住院的大多数是未接种疫苗的。

儿童住院病例激增

Rochelle Walensky说,美国的儿童住院病例激增,令人担忧。

她说,自奥密克戎波爆发以来,美国儿童住院率从每10万人2.5起激增至每10万人出现4起以上。

5岁至17岁的孩童与青少年,每10万人就有1人住院。

她说:“目前,儿童住院率是疫情发生以来的最高位。”

在美国,12岁至18岁青少年只有略高于半数完成了疫苗全程接种,而5岁至11岁的只有16%。

美国公共卫生专家、白宫首席医疗顾问福奇说,尽管奥密克戎看来重症率较低,但是,由于它传播力极强,会造成大面积感染,因此住院的绝对人数肯定会升高。

他说,许多住院的儿童病例都是有一些基础病的,包括肥胖、糖尿病、肺病。

张文宏: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今天出席了光华科技公益论坛。

在研究了奥密克戎后,张文宏表示:“有自媒体说这个变异株 (奥密克戎) 引起的是‘大号流感’,这是不足为据的。”

奥密克戎在不久前的11月份才被发现,而在短短几个月内已经肆虐全球,导致多国和地区的感染人数激增。在张文宏看来,奥密克戎是一种“会咬人”的毒株。

为了抵御新毒株,他认为疫苗的接种至关重要:“我们允许关于疫苗接种的争论,但要看到,疫苗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表示,如果不积极接种疫苗,筑起强大的免疫屏障,那么1918年的那场全球疫情将再次上演。

张文宏也提到,在亚洲,新加坡两针及以上的疫苗接种率已经超过90%,这正是为什么新加坡能把病死率控制在极低的水平。

因此,张文宏建议要不断提高两针以上的疫苗接种率,以及医疗资源的重组,以避免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

奥密克戎究竟是“天然疫苗”

还是“终极杀手”?

《新加坡眼》曾报道,丹麦国家血清研究所首席传染病专家Tyra Grove Krause说,虽然奥密克戎传播力强,但重症率比德尔塔低。

她说,由于奥密克戎传播力强但毒性弱,人们大面积感染但绝大部分为轻症或无症状,获得群体免疫,丹麦应该会在本月底迎来峰值,到了二月开始缓解,很可能丹麦疫情在两个月后就结束了。这可能是冠病疫情的最后一波。

在英国,奥密克戎病人人数暴增,但重症人数、死亡人数下降。目前,伦敦医院需要使用呼吸机的住院病患比例为6%,去年夏季时的比例则为20%。专家判断,英国此轮疫情峰值已过。

法国卫生部长韦朗认为,法国和感染率相似的一些国家即将实现群体免疫,疫情结束的曙光已经显现。目前法国正处于第五波疫情。韦朗判断很可能是最后一波。

他说:“从法国和一些其他国家的感染率判断,我们很可能已通过接种疫苗或感染已获得某种形式的免疫力。

他说,法国第一波疫情结束时还没有疫苗,大约有4%-5%的人口得到免疫力。等到这一波奥密克戎疫情结束后,免疫力将远远超过50%,甚至在疫苗助力下可以几乎达到100%。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