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於花柏山與聖淘沙之間的新加坡纜車,自1974年啟用至今,是不少新加坡人的集體回憶之一。配合2024年2月歡慶50周年紀念,經營纜車服務的花柏山休閒集團,從瑞士添購七輛全新且造型獨特的纜車,以提供國內外訪客另一番新體驗。
名為NexGen的新纜車,屬於第五代新加坡纜車。新纜車目前處於最後製造階段,完工後將在今年底陸續從瑞士運往新加坡,預計明年第二季可正式投入運作,和現有的第四代67輛纜車,一起迎接訪客。
瑞士纜車製造巨頭CWA建設公司,再次獲得花柏山休閒集團青睞,負責生產外型充滿未來感的銀灰色圓形纜車。《聯合早報》採訪團隊日前受邀到瑞士了解幕後製造過程。這也是CWA建設公司首次開放給國際媒體參觀。位於奧爾滕(Olten)的辦公室和工廠,距離大城市蘇黎世約一小時車程。
1939年成立的CWA建設公司,每年生產超過2000輛各類型纜車,高達90%供出口,客戶來自全球各地如美國、墨西哥、越南等。該公司自1970年代起就與新加坡結緣,負責為新加坡提供客制化的纜車。
CWA建設公司自1970年代起就和新加坡纜車合作,負責提供客制化的纜車。圖為CWA位於瑞士奧爾滕的辦公室,擺設第一代新加坡纜車模型(橘色纜車)。(卓祾禕攝)
從1974年的第一代纜車,到最新的第五代纜車,不同年代的纜車設計,不論是外觀、功能,都隨著科技進步,有所改變。
新纜車讓乘客透過腳下玻璃飽覽新加坡景致
負責經營纜車、聖淘沙部分景點和多家餐廳與零售店的花柏山休閒集團董事經理莫興萃,接受記者訪問時強調,集團向來致力於為客人提供不一樣的體驗。精心設計的第五代新纜車NexGen不僅外型獨特,顏色也非常特別,有鏡面反射的效果,會給乘客帶來一種很摩登、充滿未來感的體驗。
「它的外型是一個圓形,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形狀,我們看了全世界的纜車,沒有這樣的形狀。」
銀灰色的纜車主體由輕盈但堅固,且抗腐蝕效果佳的鋁製成,車廂可承載五至六人。和現有第四代纜車比較,新纜車增添數個新功能。
銀灰色的圓形纜車主體由鋁製成,圖為兩名CWA技工奧利弗(Oliver Zivkovic,左)及帕斯卡(Pascal Rodriguez,右)使用機器,切割彎曲的鋁製品,準備當成纜車主體的支柱。(卓祾禕攝)
負責組裝工作的CWA技工馬可(Marco Sanfilippo)為纜車車廂一角貼上黑膠帶,以穩固窗口和玻璃接縫處。正處於最後完工階段的新纜車,預計今年底陸續從瑞士運往新加坡。(卓祾禕攝)
CWA建設公司副總裁(銷售/市場營銷)克里斯托夫·格羅布(Christoph Grob)告訴記者,新纜車改善了通風系統,乘客可從車廂內,由內往外推開車窗,讓出行體驗更舒適。除了讓乘客通過車廂透明觀景玻璃欣賞周圍景色,車廂地面也裝有厚度達三公分的三層強化玻璃,因此乘客在高空時,還能飽覽腳下新加坡景致。
第五代新纜車NexGen可載五至六人,座位具鏡面反射效果,地面裝有三層強化透明玻璃,可讓乘客飽覽腳下新加坡景致。(卓祾禕攝)
此外,每輛纜車外部都配有可隨時更換顏色的LED燈光環,夜晚在高空行駛的纜車和閃耀燈海,料將吸引眾人的目光。
格羅布透露,從提出新纜車概念、交換意見、設計畫圖、確認材料、正式動工到完成一輛纜車,前後耗時約兩年。在這期間面臨的挑戰,包括要反覆測試纜車主體所要呈現的銀灰色,能取得預期的鏡面反射效果。
「當你要創造獨特的產品,例如這次令人讚嘆的顏色,世界上獨一無二,過程要耗費很長的時間,要(噴漆)超過四層,才能取得這樣的鏡面反射效果。」
莫興萃讚賞CWA建設公司是他們長久以來,優質且可靠的合作夥伴,雙方未來會繼續合作。
今年纜車載客量有望突破100萬人次
從1974年啟用至今,新加坡纜車承載的乘客人數,已突破6000萬人次。隨著冠病疫情後旅客回流,莫興萃指今年的載客量,有望突破100萬人次。他也透露,新加坡纜車的乘客,約八成為國際旅客,其餘是新加坡旅客,但他觀察到疫情後新加坡乘客的比率,有增長趨勢。
配合新加坡纜車50周年慶,花柏山休閒集團準備推出系列活動,除了為第四代纜車車廂換上與寶可夢(Pokémon)主題相關的設計,他們也會在明年2月,舉行盛大慶祝活動,為新纜車揭幕。
第四代纜車從2009年啟用至今,67輛纜車每日往返於花柏山與聖淘沙之間載客。圖為花柏山休閒集團和寶可夢(Pokémon)合作,纜車車廂變裝成精靈球(Poké Ball)。(卓祾禕攝)
莫興萃透露,明年歡慶纜車50歲生日的慶典上,也會邀請一名揚名海外的新加坡大廚來與人們共襄盛舉,通過特別設計的餐點,提供訪客獨特的用餐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