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作者 侯佩瑜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2月5日公布202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结果,有几组关于新加坡的数据吸引了红蚂蚁的眼球:
1、新加坡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测试的表现继2015年重登榜首,在全球81个参与评估的教育体系中排名第一。
2、新加坡经济阶层最低25%的学生持续在调查中有良好表现。他们在三项测试的平均得分,都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低收入家庭学生来得理想,也高于经合组织平均。
3、只有49%的学生表示,父母对他们的学习内容感兴趣,每周至少过问一次。这个比率低于经合组织平均的66%。
4、29%的学生表示放学后根本不会进行任何锻炼,这个比率也低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20%。
这个针对15岁学生展开的测试每三年举办一次,旨在了解学生运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数学是去年PISA的重点分析项目。
上一次的测试在2018年,这次的测试本应在2021年展开,却因冠病疫情改在2022年进行。
来自81个国家和经济体的69万名学生参与了这次调查。新加坡的6606名学生在去年4月至5月参与调查,他们来自149所中学和15所私立学府。这些学生由主办方随机选出。
这次测试中国没有参加,新加坡捡漏?
新加坡自2009年起参与PISA,历年表现如下:
(联合早报)
2009年:数学成绩排第二,科学排第四,阅读则排第五。中国上海则三项居冠。
2012年:数学能力第二、科学排名第三,阅读第三。中国上海三项居冠。
2015年: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测试项目居冠。中国并没有挤进前五名。
2018年:三项排名第二。代表中国参加调查的北京、上海、江苏与浙江学生位居第一。
中国没有参与2022的调查,不仅让人怀疑:新加坡是否捡漏拿了个第一?
根据PISA报告,新加坡学生在数学测试的平均分数为575分,远高于经合组织平均的472分。
学生在科学测试的表现进步,平均分达561分,比上一轮评估取得的551分理想。
至于阅读测试方面,学生的平均分为543分,略低于上一轮的549分。
教育部发文告说,虽然新加坡学生在阅读测试的成绩稍微下滑,但73个教育体系中有一半出现相似趋势,这可能反映全球阅读习惯改变带来的影响。
教育部说,新加坡学生取得佳绩,体现新加坡教育制度在冠病疫情期间的韧性。接受评估的学生除了在数学方面展现较强的推理能力,也懂得如何辨别信息,以及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复杂问题。这些都是重要的技能,有助于学生为数码化、新科技和新行业做好准备。
针对新加坡学生的优异表现,教育部长陈振声发文称赞学生们即使受到疫情影响也坚持学习。他在贴文中也感谢老师们迅速调整,转换至线上教学,以创新的教学方法确保学习不受影响。
新加坡学生成绩好,但身心健康好吗?
尽管有88%的新加坡学生,每周至少一次与父母一起吃饭,但只有约一半的学生认为,父母对他们的学习内容感兴趣,每周会至少问起这个话题一次,这个比率低于经合组织平均的66%。
只有47%的新加坡学生说,父母每周至少有一次会问起他们在学校是否面对问题,这个比率也远低于经合组织平均的57%。
是新加坡家长太忙了,没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在学校面对的问题?还是家长更注重学习成绩,而不在乎学习过程?或者新加坡家长们都不是虎爸虎妈,所以吃饭时都爱和孩子谈学校以外的话题?
无论如何,报告发现,在参与测试的所有国家和经济体中,获得家人更多支持的学生,在学校的归属感和生活满意度都更高,也更有信心,能够更独立地学习。
表现较好的学生都说,他们经常和家人一起吃饭,也会花时间交谈,每天或几乎每天或每周一两次询问他们在学校做了什么。
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比那些没有这种家庭习惯的学生高出16到28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