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對外籍雇員政策進行的一系列調整進展順利,通過計分方式評估就業准證申請的互補專才評估框架落實情況良好,為招攬頂尖人才的頂級專才准證收效也讓人鼓舞。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說,僱主對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lementarity Assessment Framework,簡稱COMPASS)所提供的高透明度與可預見度表示歡迎,絕大多數的申請在七至10天內得到處理。
人力部從2023年9月開始用薪水、學歷、企業雇員多元化,以及新加坡員工的聘用這四個項目來評估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簡稱EP)的申請。在「緊缺職業清單」上的碳項目經理和人工智慧科學家等27個職業的申請者,以及參加「經濟優先戰略」項目的僱主,可獲得額外加分。
政策落實至今 未遇顯著阻力
陳詩龍說,緊缺職業清單和經濟優先戰略等加分項目很明確地推動僱主,提醒他們跨入全球經濟與各個行業轉向和轉型的領域,許多僱主對人力部網站的計分工具表示歡迎。他說:「這項政策落實至今,沒有遇到顯著的阻力。」
他說,新加坡負責經濟事務的機構也對2023年1月開放申請的頂級專才准證(ONE Pass)吸引頂尖人才的效果感到滿意。他會在適當時候透露成功申請准證的人數。
ONE Pass有效期為五年,面向月薪達到3萬元的最頂尖5%就業准證持有者,或者在文化藝術、體育、科技和學術方面有卓越成就的個人。
陳詩龍透露,因為通貨膨脹處於高水平、全球人才競爭更激烈,以及地緣政治充滿不確定,當局有接到呼籲重新考慮就業准證月入門檻的請求。他說:「目前有關政策的落實還在較早階段,我們會考慮所有的反饋和進行評估。」
另外,也有一些行業的僱主希望,當局酌情放寬S准證以及工作準證客工比率頂限(Dependency Ratio Ceiling,簡稱DRC)。
談到准證的處理速度,陳詩龍指出,有些申請或許因提交的資料不完整而被耽誤。他舉例,曾有申請者的學歷存疑,因為這個人的畢業證書由不在名單上的大學頒授,或者頒授方有假學歷前科。人力部因此會要求申請者提供詳細成績單,或者要求第三方驗證學歷和資格。
陳詩龍:「五天蠻好」 不支持四天工作制
即使新加坡採納四天工作制,人們也得每天花超過12個小時在工作上,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不支持這項改變。他在談到這個越來越多人關注的課題時表態:「目前的五天還蠻好的。」
新加坡僱主和雇員對於每周工作天數能否縮減到四天有著不同的看法。根據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最近發表的調查結果,只有約23%的僱主考慮落實四天工作制,已實施的則只有1.7%,但市場調查公司Milieu Insight去年9月的調查顯示,約八成新加坡雇員希望一周只須工作四天。
雇聯調查中的四天工作制,指的是在不減少雇員薪金的情況下,將全職員工每周的工作天數從五天減少至四天,時長則減為32小時,這與將每周40至44小時的工作時間濃縮到四天內完成是兩回事。
明年有更多新人力政策出台 於財政預算案期間公布
新加坡勞動市場走出冠病疫情陰影后,明年將引來更多新人力政策,例如預計在下半年立法的職場公平法,以遏制職場歧視行為。政府也準備推出一項涵蓋財務援助的再就業援助計劃,協助非自願失業者重返職場。有關細節預計也會在明年財政預算案期間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