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医护人员受到粗暴对待和骚扰,并且更妥善处理这类情况,新加坡三大医疗集群采纳劳资政建议,2024年6月前实施新框架和准则。
预防粗暴对待和骚扰医护人员劳资政工作小组,今年3月建议采用标准化零容忍政策和三管齐下的框架,以保障医护人员的权益和安全。(档案照片)
预防粗暴对待和骚扰医护人员劳资政工作小组,今年3月建议采用标准化零容忍政策和三管齐下的框架,以保障医护人员的权益和安全。框架的三大方向是:保护面对暴力和骚扰的医护人员、预防导致暴力和骚扰的情况,以及促进医护人员与患者和看护之间的良好关系。
卫生部12月13日宣布正式推出这个劳资政框架,三大医疗集群——新加坡保健集团、国立健保集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最迟明年年中落实相关措施。
在这个框架下,对骚扰和粗暴行为设下更明确和通用的定义:辱骂或威胁医护人员,或对他们动粗,令他们感到害怕、惶恐或焦虑,以致于不能如常执行工作。
最常见的粗暴行为和骚扰形式是患者和看护者大喊大叫、威胁对医护人员提出投诉或采取法律行动,以及贬低人的言论。遭受粗暴对待和骚扰的医护人员有时会将这些行为合理化,认为是工作的一部分,或是同情患者的情况,因此不会对他们采取行动,忽视被患者粗暴对待和骚扰的情况。
卫生部长王乙康说,医护人员自冠病疫情暴发后就不间断地照顾患者,尽管绝大多数患者和看护者十分配合,但仍有一小部分的人对医护人员出言不逊,甚至动粗。“医护人员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我们必须保护他们免受粗暴对待,进而提升士气,帮助他们更好地服务患者。”
将设置内部举报处理机制
根据卫生部文告,各医疗集群将各自制定内部的举报和处理机制。对于施暴者,劳资政工作小组建议向他们发出警告、拒绝不合理请求,以及让不必接受紧急医疗护理的施暴患者出院,或阻止施暴的看护者和访客进入医院。
国立健保集团首席执行主席(候任)沈恒毅说,集团旗下所有医院和综合诊疗所从2024年1月起将成立专门团队,实施框架措施,并为受影响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给予他们休息和恢复的时间。此外,集团也将为医护人员提供培训,加强他们如何应对粗暴对待的情况。
当局认真看待患者或看护者申诉
卫生部长王乙康13日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当局认真看待患者或看护者的申诉,经调查后若发现医护人员有疏失或不当行为,将采取相关措施应对。“但如果事实证明医护人员受到暴力对待,我们会支持他们。这是我们的承诺。”
卫生部长王乙康强调当局绝不容忍医护人员受到粗暴对待和骚扰。(邬福梁摄)
除了集群旗下的医疗机构,卫生部也呼吁社区护理机构和私人医院等业者采取同样的零容忍政策,根据各自运作环境实施框架措施。
数据显示,新加坡去年共有近8万7000名医护人员。随着医疗需求增加,医护人员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卫生部控股也将发起全国公共教育活动,鼓励医护人员、患者和看护之间建立积极的信任和尊重关系,包括调整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和促进对他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