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花园城市称呼的由来?【新加坡百问百答3】

2024-08-26     静姝     6385

即便是没有去过新加坡的人,对新加坡“花园城市”的称呼也或多或少有些印象,对新加坡的感觉会是一个既活力四射,车水马龙,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地方。但花园城市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新加坡被誉为“花园城市”,这个美誉的由来是一个长期而深思熟虑的城市绿化和发展过程的结果。

新加坡在历史上曾经长期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前期,新加坡大部分地区还没有被开发,岛上大部分地区都被原始热带雨林覆蓋。后来殖民者为了更好的获取利益,在新加坡岛上大量开荒,种植一种叫做甘蜜(Gambier)的经济作物,这种作物可以作为染料,具备较高的工业价值。甘蜜的种植导致树木大量被砍伐,雨林肆意被破坏,在19世纪40年代末,本地有多达600个种植园。在原始森林面积骤减的情况下,1883年的调查显示,只有7%的面积仍有森林。为进一步保护森林,英殖民地政府实施一些措施,包括建立森林保护区,收集和繁殖最好的本地木材种子。在相关措施的影响下,新加坡的环境有所恢复。

但真正意义上新加坡的绿化还是要从新加坡自治及独立以后开始大规模进行的,1963年6月16日,新加坡政府发起了植树运动(Tree Planting Campaign),主要目的是要让新加坡成为一个绿色城市。1967年5月11日,政府推出“花园城市”计划,以创造一个整体的绿色环境,公园、花园和空地被绿树成荫的道路网络所连接。到80年代,新加坡已经被外界树立了“花园城市”的美称。

新加坡花园城市称呼的由来?【新加坡百问百答3】

进入21世纪,新加坡的绿色建设还在持续。2002年,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委员会开始鼓励开发商和建筑物业主建立屋顶花园,以实现更绿色的天际线并保持城市凉爽。2020年4月,国家公园局推出为期10年的“百万树木运动”(OneMillionTrees Movement),到2022年底,已经栽种了超过40万棵树。2021年,新加坡政府发布了“2030年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展示了新加坡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的承诺。新加坡计划在2030年将排放量减少到约6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并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美誉是其长期绿化政策、精心规划和公众参与的结果。这个称号不仅是对新加坡城市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其可持续发展承诺的认可。随着新加坡继续推进其绿化计划,我们可以期待这个“花园城市”在未来将更加繁荣和美丽。

新加坡花园城市称呼的由来?【新加坡百问百答3】

新加坡的绿化之路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它展示了一个国家如何通过远见卓识和持续努力,将一个城市转变为一个绿色、可持续的居住地。通过这些努力,新加坡不仅提升了其城市形象,也为全球城市绿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