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国际住房负担能力调查》报告,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可负担程度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 本地的拥屋率已达到近九成,成为全球房屋市场中最能负担得起住房的国家之一,远超多个大城市。这个数据背后,体现了政府政策的成功,也让更多新加坡人实现了拥有自己家的梦想。
新加坡住房可负担性的全球排名从去年的第47名,一举跃升至第11名!建屋发展局的文告指出,公共住房的负担能力依然是我国住房市场的一大亮点,显示出新加坡在住房政策上的持续努力与成功。
与此同时,根据美国非盈利研究组织城市土地学会发布的《2023年亚太住房可获得性指数》报告,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在亚太地区的11个国家中依然最为负担得起。
报告指出,政府组屋的中位数价格相当于家庭收入中位数的4.7倍,而在其他大城市如北京、马尼拉和深圳,这一比例则高达25至32倍。相比之下,新加坡的住房价格对普通家庭而言显得格外合理和可负担。
何为“可负担”?
根据城市土地学会的标准,房价与收入的比例少于5倍意味着住房价格是可以负担得起的。而新加坡组屋的4.7倍中位数正好符合这一标准,彰显了新加坡政府在确保住房可负担性方面的努力与成效。
新加坡拥有全球领先的高拥房率,主要是由于政府有效的住房政策、公共住房计划、经济稳定以及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共同作用。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自1960年成立以来,致力于为国民提供可负担、优质的公共住房。HDB组屋占全新加坡住房的80%以上,大多数新加坡居民能够通过政府的补贴和优惠政策购买到价格合理的房屋。这项计划为全国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实惠住房,推动了高拥房率的实现。
政府为符合条件的首次购房者提供一系列购房津贴和补贴。低收入家庭可以通过各种住房补贴(如特别住房津贴、额外住房补贴等)获得资助,从而降低购房成本。首次购房者的津贴也鼓励了年轻家庭尽早进入房屋市场,进一步提高了拥房率。
新加坡政府对住房供应和需求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了房价大幅波动。通过长期规划,政府能够确保住房供应能够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维持了较为平稳的房价和市场稳定。政府也会定期根据需求变化调整组屋的供应,确保住房可负担性。
新加坡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增长,这使得大多数居民有相对较高的可支配收入来购买房屋。高收入水平和就业稳定性也增强了居民购房的信心,推动了高拥房率。
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居民贷款购房,包括提供低息的HDB贷款,首付较低,以及较长的还款期限。这些措施使得普通家庭能够更轻松地负担房贷,促进了家庭的购房率。
在新加坡,拥有房产被视为财务稳定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且长期持有房产也被认为是一种财富积累的方式。这种社会观念鼓励居民努力工作存钱,最终实现买房的目标。
这些综合因素使得新加坡能够实现全球领先的高拥房率,同时维持了住房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