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新币石斑鱼汤仅有碎肉?新加坡食客投诉:只有7块!

2024-11-07     缘分     5699

近日,新加坡一名食客在社交媒体平台“Complaint Singapore”发文,抱怨自己花了15新币在面包物语总部大楼的食阁“第一街潮州鱼汤”购买了一碗大份的石斑鱼汤,打包回家后却发现,汤里只有零星的几块碎鱼肉,这让她感到极度不满,认为店家偷工减料。该帖子一出,迅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有人表示同情,也有人则站在商家的角度理解,纷纷在留言区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花15新币却只得到“碎鱼肉”,食客忍不住投诉 这位不满的食客表示,她常去这家摊位光顾,觉得这家摊位的石斑鱼汤味道还不错。为了与家人共享美食,她特意在傍晚5点左右打包了一份15新币的“大份”石斑鱼汤。然而,等回到家打开包装,她却发现鱼汤中只有几片零零碎碎的石斑鱼肉,与她预期中的“大份”有着不小的差距,令她大失所望。她气愤地在网上发文表示,自己“花了大钱却只得到小分量”,质疑店家偷工减料,试图节省成本。15新币石斑鱼汤仅有碎肉?新加坡食客投诉:只有7块!

在帖子的图片中,可以看到鱼汤中确实只有几块小小的鱼肉碎片,数量远未达到她心中“大份”的标准。该食客甚至在文中直呼,“这15新币花得实在不值。”许多网友看到后表示同情,纷纷留言称“15新币不算便宜,这样的分量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摊位职员回应:鱼肉有称重,分量并未减少 对于食客的投诉,摊位方面也作出了回应。据《新明日报》记者报道,他们为了解事情的真相,前往这家摊位进行了一番暗访,打包了一份同样价位的大份石斑鱼汤。记者观察到,摊位的职员在制作鱼汤时,确实先将切好的鱼肉放入小碗中称重,确保鱼肉的分量合规后,再将鱼片倒入汤中进行烹煮。打包后的鱼汤里,记者数了数,一共有7片鱼肉。

摊位的职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的鱼肉是由厨房师傅亲手切的,每一份鱼汤的分量都经过称重,确保鱼肉足量,不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我们都按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每一份鱼汤的鱼片数量和重量都保持一致,绝对不会故意减少食材。”职员还解释道,由于鱼肉打包带回后长时间浸泡在汤里,可能会变得碎散,给人一种鱼肉分量减少的错觉,但其实每一份的鱼片数量并没有变化。

15新币石斑鱼汤仅有碎肉?新加坡食客投诉:只有7块!

网友意见两极:是“偷工减料”还是“运输影响”? 这段争议性事件在网上迅速发酵,引发了大量网友的讨论。一部分网友站在食客的立场上,认为15新币的价格不算便宜,结果却只吃到几片碎鱼肉,确实难以接受。“现在外食价格不断上涨,但分量却越来越少,感觉物价在涨,饭量却在减。”有网友如此表示。同样支持食客的留言中,也不乏对商家提出质疑的声音,称“既然是大份,就应该有足够的鱼片数量,顾客的体验感也是服务的一部分”。

然而,也有一部分网友则持不同看法,认为商家的解释合情合理。“打包回家鱼肉碎了很正常,尤其是这种石斑鱼肉质较嫩,煮熟后容易碎。”有网友指出,打包带走的食物在运输过程中受晃动影响,的确可能导致食材破碎,并非商家偷工减料。“况且摊贩称重过,也没有减少鱼肉分量,这样批评店家似乎有些过分。”

“第一街潮州鱼汤”摊位:鱼片数量与品质的平衡考量  

其实,这起事件反映的不只是个别消费者的用餐体验问题,更反映了消费者对“物有所值”的追求。在餐饮业,如何平衡食材成本、分量和口感品质始终是一大考验。石斑鱼作为优质海鲜,肉质鲜美且价格较高,因此在价格和分量之间如何取舍,成了每个餐饮摊位需要考量的因素。

15新币石斑鱼汤仅有碎肉?新加坡食客投诉:只有7块!

摊位方面虽然表示会按分量严格称重,但在打包过程中,确实存在鱼肉碎散的可能。为满足顾客需求,摊位可能还需要调整分量的展示方式,增加一些能让顾客直观感受到“大份”的设计,例如将鱼片分量以较大块的形式呈现,而非容易碎散的小片,以此提高消费者的用餐体验。

结语:如何避免类似纠纷,提升顾客满意度? 这次“碎鱼肉”风波凸显了餐饮业在服务和沟通上的细节需求。为了避免类似纠纷,商家可以考虑在菜单上明确标注分量,甚至在打包时特别说明鱼肉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碎裂,以减少消费者的误解。同时,顾客也应多一份理解,考虑打包食物的运输可能对口感产生影响。

最终,这场“15新币的鱼肉风波”带给商家和消费者双方一些启发:餐饮服务不仅仅是提供食物,更是提供良好的体验。如何让顾客花得安心、吃得放心,或许才是经营之道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