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孩子温暖的港湾,但也可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危险。竹脚妇幼医院的数据显示,两岁以下婴幼儿是最容易发生烧烫伤的群体,而超过70%的意外发生在家里,尤其是厨房。
图片来源于网络
烫伤案例逐年微增,看护者分心是主因!
竹脚妇幼医院每年治疗400多起儿童烧烫伤案例,其中近半数涉及0-2岁的婴幼儿,且80%是被热水或蒸汽烫伤。整形外科医生林珏双指出,虽然增幅不大,但对比本地婴儿出生率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仍值得警惕。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看护者因沉迷手机,导致照顾孩子时注意力分散,从而引发烫伤事故。” 林医生强调,许多意外本可避免,比如喝热饮时尽快喝完,或加冰块降温,即使不慎打翻,伤害也会减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庭烫伤四大类型
家庭烫伤四大类型
热液烫伤(热水、热汤、热饮)
火焰烧伤(炉火、打火机)
化学烧伤(清洁剂、消毒液)
电击烧伤(插座、电器)
常见的危险物品包括电饭锅、直发器、装有热水的杯子等,家长务必妥善放置。
烫伤分三级,处理方式不同
一度烧伤:类似晒伤,皮肤发红疼痛,一周内自愈。
二度烧伤:起水泡,分浅二度(两周内愈合)和深二度(可能感染,愈合慢)。
三度烧伤:真皮深层受损,需植皮,愈合后可能影响关节活动或留下明显疤痕。
看护者如何预防?
照顾孩子时减少手机使用,避免分心。
热饮尽快喝完或加冰块降温。
热水壶、电饭锅等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教育大龄儿童(5-10岁)安全使用电器,避免独自煮泡面等危险行为。
孩子的安全无小事,多一分警惕,少一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