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报告指出,在新加坡提升教育水平能够使就业者的工资增长超过30%,而技能提升则能带来大约13%的工资增长。与其他OECD国家相似,在新加坡,计算能力较强的个人通常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即使学历相同,技能水平的差异也会对薪资和就业结果产生影响。
根据OECD进行的国际成人技能评估(PIAAC),技能水平较高的个人往往拥有更高的学历,而且那些对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位通常薪资也更为丰厚,特别是在计算能力方面,能力越强,获得的薪资和福利也越优厚。
新加坡因学历差异导致的薪资差距明显加大
在新加坡,计算能力每提升一个标准差,失业风险就会降低1个百分点,薪资则增加13%;而学历每提升一个标准差,薪资增长可达36%。报告还显示,在所有参与调查的OECD经济体中,新加坡和美国在高低技能员工薪资差距方面位列前茅,高技能员工每小时的收入可以比低技能员工多出超过20美元(约26.79新元)。
新加坡社科大学应用研究中心主任陈奕光副教授指出,尽管与上次调查相比,教育和技能对薪资差异的影响有所减弱,但在新加坡,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仍然超过其他参与调查的国家,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
报告显示,新加坡大约有14%的员工学历高于当前工作要求,而8%的员工学历不足,这两个比例都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3%和9%。有9%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技能不符合工作要求,其中50%认为需要提升电脑和软件技能,41%认为需要加强沟通和展示能力。此外,有36%的员工认为自己的专业与工作不匹配,即他们的最高学历与所从事的工作不相关。
新加坡人群因学历过高造成收入损失平均最高
报告还指出,在OECD成员国中,学历过高导致的收入损失平均为12%,而在新加坡,这一损失高达20%,位居所有参与调查的OECD经济体之首。陈奕光副教授认为,尽管新加坡专业与工作不匹配的比例低于OECD平均水平,与日本和韩国相比并不算严重,但与人口规模相当的芬兰相比,新加坡的36%比率则值得关注。
尽管报告认为新加坡的专业与工作不匹配情况不算严重,但学历过高的员工面临的收入损失却是最高的,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或恶化,将对当地劳动力的健康问题构成关注。
精深技能发展局与劳动力发展局策划组副局长包佳玉表示,当局将继续推行和支持政策,帮助员工不断提升技能。她强调,当局将与雇主和企业紧密合作,帮助员工提升他们的工作岗位,并与行业伙伴共同努力,促进员工的技能发展和职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