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2024-12-22     静姝     4494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如今新加坡全国居民住房拥有率达到90.5%,人均寿命82.5岁,15岁以上公民的识字率为96.7%。全国平均每一万人有医生23人,共有病床1.2万张。每千人拥有私家车110辆,手机渗透率达到148%,家庭电脑拥有率81%,上网率77.7%。李光耀上台执政的第二年新加坡政府修改防止贪污法令并根据法令成立了新加坡贪污调查局。经过数十年持续不断的努力之后在2010年“透明国际”发布的世界清廉指数排名中新加坡、丹麦和新西兰三国并列第一。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如果说清廉是新加坡政府的一大特征,那么新加坡政府的另一大特征就是高效。20世纪70年代处于市中心的新加坡河和加冷河盆地附近有2.1万户居民的粪便、生活污水、垃圾直接倒入河中。如今被称为“花园城市”的新加坡在那时却是一片脏乱差的景象。李光耀为把新加坡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城市制定了“10年浚河计划”和“城市花园行动”。身为总理的李光耀身体力行在新加坡的许多公园里亲手植树。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到1983年新加坡已有450万株树木。如今新加坡的人均GDP位居亚洲四小龙第一。这甚至超过日本名列亚洲发达国家第一,但新加坡并没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损害自然环境。2014年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方圆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加坡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736人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新加坡有大大小小340多个公园,居民区平均每500米就有一个公园,绿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5%,绿化覆蓋率达到80%以上。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国土面积狭小的新加坡始终坚持保留10%的土地用来建造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同时新加坡政府还规定了人均8平米的绿化指标。有“新加坡规划之父”之称的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前局长刘太格认为:城市规划需要考虑自然环境、城市历史和城市定位三个关键因素。比如海边的大楼高度需要严格控制,一般会比较矮,楼盘从海边往内陆依次长高。这样就能让更多区域的居民欣赏到海景,而不至于被滨海大楼独占。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新加坡通过建设新镇来避免人口密集容易带来的大城市病。在新加坡最早的新镇之一大巴窑不仅建有多栋住宅楼,还拥有餐饮区、商业区、银行、医院、交通换乘站等完备的配套设施。居民绝大部分日常需求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甚至连办理购房贷款之类的业务也能就地解决,不必跑出大巴窑在多个单位之间奔波。这样的布局既方便了居民,又可最大限度避免交通拥堵。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多个功能完善的新镇加上便捷的交通系统以及高度遵纪守法的社会共识使新加坡在“治堵”上给大城市做出了范例。尽管新加坡是全球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国家,然而通过填海造陆以及合理的城市规划使其显得并不拥挤。新加坡还格外重视对城市历史的保护,从而较好保留了新加坡的文化底蕴。新加坡尽管是一个年轻的国家,然而却颇为注重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如今高速发展的新加坡仍保留了约7000栋有历史价值的老房子。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新加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打造出政治清廉、法制健全、经济繁荣、生态宜居的社会环境。如今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新加坡在城市基础设施宜居方面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0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榜单中新加坡排名第8位。2022年新加坡超越中国香港成为仅次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如今世界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将自己在亚洲的总部设在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