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备军人背后的力量

2024-12-27     静姝     4080

对暂时放下工作和家庭责任,回营受训或履行其他国民义务的战备军人来说,雇主和家人的支持无疑能让他们少些顾虑,多些投入。

为了肯定雇主和家人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国民义务,新加坡国防部特别设立了推动国民服役奖(NS Advocate Award)。本期由其中三名获奖者分享他们如何对战备军人情义相挺。

故事一

跟着孩子当兵的妈妈

战备军人背后的力量

许慧敏(前排左二)在女子军训体验营中尝试障碍挑战,感受儿子即将经历的军中生活。

50岁母亲为了解儿子即将经历的军中生活,毅然参加军训营当“女兵”,并一路陪伴和扶持儿子度过两年的兵役生涯。儿子退伍后,她仍继续当义工,积极参与国民服役相关活动,持续至今。

这名身体力行支持儿子的母亲是许慧敏。她的儿子于2018年入伍,曾进入见习士官学府(Specialist Cadet School)受训,隶属空军部队。

把担心转为关心

战备军人背后的力量

许慧敏在儿子王俊峰的服役历程中一路相挺,母子变得更亲近。

许慧敏表示,她和许许多多的母亲一样,开始时对国民服役不甚了解,且常道听途说一些关于当兵的不好经历。因此,她对儿子入伍很是担忧,也担心儿子无法适应军中生活。

于是,在儿子入伍前不久,她毅然报名参加了首届女子军训体验营(Women’s Boot Camp)。这项两天一夜的活动由国防社区联系咨询委员会(ACCORD)发起,旨在让女性一窥国民服役人员的军中经历,通过切身体验,更好地支持国民服役。

军训营的项目包括SAR 21突击步枪训练、军事障碍挑战场(Standard Obstacle Course)训练、行军体验,以及救伤训练等。“女兵”们也有机会在营房住一晚,更深入感受服役生活。

许慧敏忆述,当时申请参加军训营的人很多,1000个报名者中只有100人入选。她庆幸自己成功获选。“当时我的儿子正要入伍,我很高兴可以借此了解儿子将要经历的事,知道以后可以怎么支持他。我平时有远足、练瑜伽的习惯,应付这些训练,问题不大。”

在各种项目中,最令她难忘的是军事障碍挑战场训练,能够顺利完成项目,带给她很大的满足感。此外,在大食堂吃饭,和多人在营房过夜,绕军营做行军操练,也令她印象深刻。

“训练过程中,长官一直提醒我们要补充水分,他们也一直留意我们的身体状况,安全措施做得很足。训练也是一步一步来,从一公里、两公里开始,逐渐增加难度。体验过这些后,我少了担心,更懂得去关心儿子。”

与儿子更亲近

许慧敏表示,儿子入伍服役后,每个周末回家都会和她分享军中的日常。而她因为参加过训练营,可以更深入地和儿子对话,更能感同身受。

就这样,她一路支持儿子完成了基本军训,以及之后在见习士官学府的艰难训练。儿子在完成国民服役后,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电脑系,现在从事海事业系统分析工作。

“因为一丁点的‘共同经验’,我们有了更多的聊天话题,关系变得更好。”

许慧敏对国民服役的支持不仅限于儿子,她也经常义务协助国民服役的相关活动。例如,她曾倡议及推进一个项目,将参与“我们支持国民服役”计划(We Support NS)的550名商家和小贩的位置,输入到共享谷歌地图中。此外,她也曾在去年的女子军训体验营担任义工。

对于有儿子在服兵役的父母,许慧敏鼓励他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好奇心,可以的话,参与一些相关活动和工作坊,给予儿子最大的支持。儿子还没当兵的父母也可先尝试了解,以便更好地帮儿子为将来入伍作准备。

故事二

力挺回营受训的雇主

战备军人背后的力量

Abidin对于公司力挺他回营受训,表示感激。

战备军人Abidin bin Asmadi是一名国民服役任命官(Responsibility NS Appointment Holder)。过去13年来,他每年都必须回到所属的新加坡警察部队效力,在芽笼士乃大型市集执行任务。

在正式出任务的六个月前,他必须开始为此做准备。与此同时,他也不能忽略自己在船运公司Sea Consortium的全职工作。若两边的工作突然同时增加,难免会感到分身乏术。但幸运的是,他有善解人意的雇主和同事,为他安排工作,排忧解难。

战备军人背后的力量

Sea Consortium集团科技总监龙仕杰认为,职员回营受训取得的经验有助提升工作表现。

Sea Consortium集团科技总监龙仕杰表示,他们允许必须履行国民义务的员工灵活安排工作,也鼓励员工之间相互帮忙,替需要暂离工作岗位的同事暂代职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