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网友,这两天又“吵起来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新加坡一名国会议员 Edward Chia 最近发表的一个言论:
如果以中位数收入来进行计算的话,新加坡小贩中心的用餐费用,比吉隆坡要低上一半!
图源:Edward Chia发布的演说视频
这则分享发表在Instagram发布的演讲中,他是这么论证自己的论点的: “在吉隆坡,一顿饭的平均花费占到了平均收入的0.26%,而在新加坡这个数字仅为0.1%左右,吉隆坡是新加坡的两倍!”
由此,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在全球面临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压力下,新加坡人已经相当幸福,更何况新加坡小贩还提供了“优质的、多样的、美味的”食物,这在其他国家简直打着灯笼都难找!
然后,在他的贴文留言区,立马就涌入了一大批网友留言......
新加坡真的比吉隆坡便宜!
在他发表的贴文之下,网友分成了激烈的两派!
反对者认为: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食物占收入占比”是一个无法令人信服的说法,价格贵就是贵、便宜就是便宜!
不管怎么说,新加坡小贩中心一顿饭就是实打实的6新币左右。而吉隆坡一顿饭的价格也是真金白银的10令吉,相当于3新币左右。
6新币vs3新币,明明是新加坡的吃饭成本比吉隆坡的高1倍!
“这是在适用典型的‘你根本不知道因为我们各位在这里过得有多好’的话术!’”
“这是你错觉!(新加坡人的)
薪水被过高估计了,完全脱离现实。”
但支持新加坡更便宜的网友却有很多!很多人说,最关键的点是,该如何界定用哪种算法来计算。在某种意义上,新加坡确实不比马来西亚贵。
“他说的没错,作为一个去过东南亚几乎所有国家的人……你必须把主体看作一个在当地挣钱当地花的本地人,但这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行。”
“如果不进行汇率转化,新加坡的确看起来更便宜一些,如果计算汇率的话,马来西亚的开销肯定更低。”
综合来看,议员这套说法的确有一种算法支持。这个算法的基础换个名词可能很多人就耳熟能详了:它就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指的是食品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国际上经常采用恩格尔系数法来测定一个地区的贫困情况。
一般来说,家庭收入越低,恩格尔系数越高。
被列为高收入经济体的韩国就曾因不断上涨的恩格尔系数引发世界关注,图源:Financial Times
回到议员的结论,他是完全按照两地一顿食物的花费,占当地月总收入的比重来进行计算:
在新加坡,中位数的工资为5000新币左右,吃一顿小贩中心6新币左右,占比为:0.12%。
而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根据2024年的统计,月中位数收入为3982令吉,吃一顿饭的价格为10令吉左右,则占比在0.25%。
这样算下来,议员的话听起来确实没毛病呀!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是“赚新币用令吉”的。对于赚令吉花令吉的马来西亚人来说,可能吃饭就是比赚新币花新币的新加坡人更贵呀。
图源:CNN
事实上,不少曾经生活在新加坡的马来西亚人,就多次谈到“新加坡生活成本可能比马来西亚更低”这个说法。
前不久,一位疑似在新加坡工作和居住的马来西亚网民,在脸书群组发文称,在新加坡赚钱并花钱,会比在马来西亚赚钱和花钱来得轻松许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