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中時報》報道,副總理兼國土規劃與建設部長賽松歐近日與負責管理吳哥窟的仙女機構及相關地方當局召開會議。他表示,過去11個月,柬埔寨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目前正處於全面重組吳哥窟遺址保護工作的關鍵階段。
賽松歐指出,儘管保護工作尚未完全完成,但當前已經取得良好成效。因此,政府將更加關注吳哥窟遺址的未來發展。
他強調,各相關方需加強內部團結與信任,確保中央政府部門、工作組以及執政的柬埔寨人民黨在管理原則和政策立場上一致。會議達成的共識將提交總理洪瑪耐審批。
此外,賽松歐表示,將徵詢柬埔寨人民黨領導層的意見,以進一步完善吳哥窟遺址的保護與建設規劃。這包括對遺址內所有114個村莊的土地利用進行全面規劃,優化土地利用條件,登記遺產區域,並制定激勵政策以促進倫塔艾安置區的產業發展,同時推動新旅遊項目和人口管理。
「這標誌著吳哥窟管理工作的新起點。」
賽松歐還要求相關部門加快完成土地登記工作,以儘快解決和防止土地糾紛的事件發生。
由於擔憂吳哥窟因違章建築問題可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世界遺產名錄》中除名,前總理洪森於2022年4月指示成立特別委員會,由國土規劃和建設部前部長謝速帕拉領導,負責全面調查並解決這一問題。
委員會鼓勵占用土地的家庭接受政府建議,自願遷移至倫塔艾和白士寧安置區,並獲得土地分配及其他福利。
截至2022年12月,共有4730戶家庭自願遷移至倫塔艾安置區。政府為此保留了2456公頃土地,相當於2萬零952塊土地,用於分配給符合條件和自願搬離吳哥古蹟區的居民。 其中,倫塔艾安置區占地1046公頃(6994塊土地),而白士寧安置區則為1410公頃(14947塊土地)。
2023年1月,總理洪瑪耐簽署決議,宣布在暹粒省設立第二座城市「倫塔艾德崇森」(Run Ta Ek Techo Sen),由原女王宮縣與巴貢縣的部分區域合併,包括原倫塔艾安置區。
在2023年於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年度大會上,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指責柬埔寨政府強迫吳哥窟周邊超過一萬戶家庭搬遷,並呼籲聯合國對此展開調查,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