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熱的一年,人均用水142升,4月起水費上調!幸好有760元水電費補貼

2025-03-25

去年,被譽為新加坡最熱的一年,人均日用水量142升!

今年3月,新加坡宣布,將在4月1日起,水費上調至3.24新元,不過,幸好有水電補貼,最高可以拿到760新元。

水電費補貼申請攻略奉上,請拿好。

一、史上最熱,新加坡節水有妙招

1、「珍惜每一滴水」節水活動

最近,新加坡發起一個主題為「珍惜每一滴水,匯聚美好未來」對的節水活動,提醒人們不要浪費水。

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以及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還有永續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出席推介活動。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相較於2030年新加坡要把家庭每日人均用水量降至130升的目標,現有水平仍高出12升。

顏金勇宣布,公用局計劃與私人機構合作,更換部分一房式至三房式組屋的低效水管配件,改用用水效率更高、且更環保的配件。公用局敲定細節後會公布詳情。

據公開資料,2024年是新加坡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平均氣溫28.4攝氏度。

據新加坡公用事業局統計,2024年的家庭每日人均用水量為142升,高於2023年的141升。公用局說,增幅可能跟2024年較為炎熱和乾燥的天氣有關。

顏金勇還說,60年前,新加坡在水資源問題上面對眾多未知,為了生存下來,積極尋找創新解決方案,開發更多供水來源。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2、氣候友善家庭計劃

去年,新加坡擴大在2020年推出的氣候友善家庭計劃,所有組屋家庭都能獲得300新元氣候優惠券,用以購買10種節能省水家電和裝備。

今年新加坡再加碼,組屋住戶可得多100新元優惠券;早前未包括在計劃內的私人住宅家庭,也可獲得400新元優惠券。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二、4月起水費上漲,居民如何應對?

1、4月起,水費至少上調0.3新元

2023年,公用局宣布,水價將分別在2024年4月1日和2025年4月1日,分兩個階段上調,每立方米調高5角,漲幅為18%。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2024年4月1日,水價每立方米已調高2角錢,2025年4月1日會再調高3角,相當於每一杯200毫升的咖啡起0.01分,或每一瓶500毫升的瓶裝水起0.025分。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薩爾沃說,越發酷熱的天氣,促使人們更常或花更長時間洗澡,同時由於更容易出汗,也更常清洗衣物和床單等,從而推高家庭每日人均用水量。

「水價上調,用水量仍增加,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炎熱天氣和收入增長等因素推動了用水需求,並足以抵消水價上漲帶來的抑制作用。如果水價沒有上調,預計用水量的增幅會更高。」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2、最高760新元的水費補貼,分兩次發放

今年2月,在發布2025財政年預算案聲明時,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宣布:

為了幫助本地家庭減輕生活費上漲的壓力,新加坡將提供額外的水電費回扣,每戶合格家庭最高可獲回扣760新元。

住在組屋的新加坡公民家庭如果家中成員擁有不超過一個房地產,可獲得額外的水電費回扣。回扣額視屋型而定,在今年4月和10月分兩次發放。

加上定心與援助配套的水電費回扣,以及定期發放的消費稅補助券—水電費回扣,符合條件的一房或二房式組屋住戶,今年4月至2026年1月,可獲得多達760新元的水電費回扣,足以抵消大約6個月的水電費。

三房和四房式住戶分別可獲總值680新元和600新元的水電費回扣,約等於3個月的水電費。五房式及公寓式組屋的家庭,則可分別獲得520新元和440新元的回扣。

新財年的水電費等回扣預定在4月、7月、10月及隔年1月發放。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3、電費下降3.4%,減輕負擔

能源價格走軟壓低了電價,2024年底,新加坡能源集團宣布,下調2025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電價。

2025年首季度的住家電價下調3.4%,降至每千瓦時28.12分,是2023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低價位。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在2025年財政年概預算案中,新加坡從:

社會、企業、家庭、教育、科技、交通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措施,幫助新加坡人緩解生活費上漲,以及應對各種長期挑戰。

註:參考資料來源於新加坡財政部、聯合早報、新加坡魚尾文,2025年財政預算案,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工貿部,環境局等,綜合整理


相关文章

  • 新航機票大跳水降價!✈️往返機票包到完S$148起,歐洲、紐西蘭、美國都能飛,年底不出去玩都不行~
  • 新加坡職場幸福度調查報告:壓力與機遇並存
  •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 搶到亂!新加坡近期超夯的毛絨玩具,三大品牌限時售賣,每個人瘋買🫢你集齊所有款式了嗎?
  • 贏下惹蘭加由只是第一步 黃志明看來惹蘭了還得加油
  • 最後一公里配送大升級!新加坡擬強制新建築預留送貨區
  • 大選各區數據透露的信號:選民要的不是「這種反對黨」 給你好看
  •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 全球關稅戰影響下,新加坡一季度就業人數增長顯著放緩!就業市場新動向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