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和国,简称新加坡。位于亚洲东南部,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是一个热带城市国家。国土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海岸线长193公里。
图片来自网络
新加坡古称淡马锡。
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
18~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
1942年,被日本占领。
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
1959年,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
1963年9月,与马来亚、沙巴、沙捞越组成马来西亚联邦。
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面积:735.2平方公里(2023年)。新加坡从1819年开埠到现在填海造陆一直持续不断,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陆地面积为581.5平方公里,经过填海造陆,2023年面积已达735.2平方公里,填海造陆面积占其国土面积的25%,且还在扩大之中。
人口:592万(2023年),其中公民和永久居民407万。华人占总人口的74%,马来人占15%,印度人占7%,其余为其他种族。新加坡人口密度极高,每平方公里超过8000人,按照国家排名,仅次于摩纳哥,是全球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国家。
语言: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语言。学校实行双语政策,除了学习英语,还要兼通母语。
宗教:33%的居民信仰佛教,19%的居民信仰基督教,14%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10%的居民信仰道教,5%的居民信仰印度教。
首都:新加坡。
图片来自网络
新加坡地势低平,中部稍高,四周略低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起伏和缓,东部以及沿海地带为平原,西部和中部由丘陵构成。
新加坡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靠近赤道,全年长夏无冬,气温变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气湿度高。年平均气温24~32℃,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湿度84.3%。
新加坡经济发达,202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8.2万美元,位居世界第六,亚洲第二。新加坡经济是一种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中、美、日、欧和周边市场,2023年对外货物贸易总额8739.1亿美元,主要进口电子真空管、原油、加工石油产品、办公及数据处理机零件,出口成品油、电子元器件、化工品、工业机械等。对外贸易为其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电子工业是新加坡传统产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计算机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电信及消费电子产品,代表企业有伟创力、格芯、英飞凌、美光科技。
精密工程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引线焊接机和球焊机、自动卧式插件机、半导体与工业设备。世界70%的半导体引线焊接机、30%的助听器产自新加坡,全球前十的晶圆设备的供应商主要来自新加坡,代表企业:应用材料。
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石油交易枢纽之一,是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日原油加工能力超过150万桶。石化企业聚集在裕廓岛石化工业园区。代表企业有埃克森美孚、新加坡炼油、壳牌。
新加坡航运业发达。新加坡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是世界最大燃油供应港口和第二大货运港口,有2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600多个港口,2023年,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共处理9480万个标准箱。新加坡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2023年,该机场起降航班32.8万架次,完成589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空运货物吞吐量174万公吨。
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新加坡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同时还是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中心,亚洲美元市场中心、世界第三大离岸人民币中心。2023年,金融保险业约占其GDP的13.8%。新加坡有207家银行、1670家证券公司、597家财富管理公司、370家保险公司和429家支付公司,共计3273家金融机构在新持证经营。代表企业有中国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
生物医药是新加坡近年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著名的药企如中外制药、默克、葛兰素史克、辉瑞、诺华、赛诺菲都在新加坡建有生产基地。
旅游业是新加坡外汇主要来源之一,游客主要来自中国、东盟国家、澳大利亚、印度、日本。著名的景点有滨海湾、圣陶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
新加坡注重对外投资,截止2022年底,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1万亿美元,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业、制造业。主要投资对象为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