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自雇EP項目要求申請人月薪至少達到6000新幣,這一要求與新加坡的生活消費水平緊密相關,同時也充分考慮到了移民者在當地的生活質量與經濟壓力平衡。
從飲食方面來看,新加坡的消費選擇豐富多樣。遍布城市的小販中心和美食廣場,一頓普通餐食價格從5新幣到10新幣不等,即使每天在小販中心用餐,每月飲食開銷也相對可控。若偶爾去中檔餐廳改善伙食,人均20 - 50新幣的花費,也在合理範圍。6000新幣的月薪,足以在滿足日常飲食需求的同時,還能有一定預算用於偶爾享受高級餐飲。
住房是生活成本的重要部分。在新加坡,租房費用因位置、面積等因素有所不同。但通常建議不超過月薪的30%,按2000新幣的月租金來找房的話,大約在距離市中心30分鐘地鐵車程的位置,可以找到不少合租的房間。如果再遠一點的,租金還會大幅降低。在合理規划下,找到舒適且負擔得起的居住之所是不難的。
醫療方面,新加坡有著完善的醫療體系。生病先到社區診所就診,費用最低50新幣起,嚴重疾病轉至公立醫院或私立醫院,急診費用100新幣及以上。不過,新加坡的醫療保險體系也較為健全,部分費用可通過保險報銷。可以考慮購買住院、意外、重疾這三類保險,此部分費用根據保障的額度來區分,大約每月支出在80-200新幣。
出行方面,如果你在租房時,特意選擇了與工作地點較近的區域,完全可步行前往。即便不是,新加坡公共運輸發達,地鐵、公交網絡覆蓋廣泛且便捷,日常通勤費用並不高。畢竟整個新加坡的面積不大,單程超過5新幣的公共運輸費,已經是很遠的距離了。在新加坡購買車輛成本大,但並非生活必需品,所以6000新幣月薪足以輕鬆負擔公共運輸費用,滿足日常出行需求。
可以看出,在保障了基本的生活必需後,餘下的錢你可以自由的分配,讓自己住得更好或是吃得更好。在新加坡,消費豐儉由人,既有經濟實惠的生活方式,也有高品質高消費的選擇。所以移民局對自雇EP最低月薪6000新幣的要求,是綜合考慮當地生活成本後設定的,是能在新加坡過上舒適生活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