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新特区≠第二个深圳!华人企业抢占东盟桥头堡的攻守道

12小时前     静姝     1755

柔新特区≠第二个深圳!华人企业抢占东盟桥头堡的攻守道

图源: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机会虽好,坑也不少

柔新特区前景广阔,但企业淘金之路并非坦途,需清醒认知并主动规避风险: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法律体系、行政流程、执行标准都不一样。破局关键在于组建专业跨境合规团队,进行细致的法律适配与风险评估。

地铁、港口升级、水电配套…规划图画得是令人振奋。但大型跨境项目的复杂性意味着实现这些愿景需要时间、持续投入和双方政府的紧密协作,企业需关注进展并做好相应规划。

随着特区热度的提升和越来越多国际巨头(如台积电、日本大厂)的入驻,新山的土地、人力等资源成本呈现上升趋势(例如工业地价去年涨幅显著)。

这对所有企业,特别是资源相对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意味着需要精准定位细分市场或产业链环节,避免同质化竞争,打造独特优势。

柔新特区≠第二个深圳!华人企业抢占东盟桥头堡的攻守道

图源: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新山论坛解码特区政策

所以看中柔新特区,别光听“下一个深圳”的热血故事,或者被“成本省一半”冲昏头。 得像当年第一批去深圳的港商,既敢赌,更要精打细算:实地跑几趟,把法律风险、落地进度、竞争态势摸透,准备好应对“水土不服”,这钱才能赚得踏实。

面对柔新特区的复杂机遇与挑战,企业亟需超越表象的深度洞察与实战策略。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即将在新山举办的专题论坛,汇聚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及顶尖学者,旨在为企业提供关键的决策工具,而非浮于表面的红利宣讲:

柔新特区≠第二个深圳!华人企业抢占东盟桥头堡的攻守道

图源:新加坡国立大学

柔佛州议员李廷汉深度剖析特区规划与供应链枢纽机遇。全球知名经济学家、新国大EMBA学术主任傅强教授,拆解关税政策。新加坡前国会议员、新国大商学院客座讲师杨木光聊“新加坡+1”战略下的东南亚新机遇,揭示企业区域布局核心逻辑。

更有新马两地顶尖学者/企业家帮你出谋划策。(吉利马来西亚CEO、森松戴乐马来西亚董事总经理、德勤马来西亚合伙人、富力马来西亚董事副总、林宝控股总裁、Eco-Resource创始人等)

论坛就在柔新特区现场开!听大咖们分析完,你还能亲眼看看这片热土的实际发展情况,心里更有底。

论坛核心价值定位:

提供深度政策解读,掌握规则制定动向。

揭示真实风险与挑战,做好充分预案。

学习已验证的商业模式与落地策略。

搭建高端资源对接平台。

深圳特区的腾飞,始于1992年南巡讲话带来的制度性突破。2025年,正值柔新特区备忘录签署周年,新马深化合作的制度框架有望迎来关键定型期。

7月13日新山论坛,正是与政策起草者、跨境实战派共话规则、定义区域未来十年的关键时刻。深度参与,方能把握制度密码,在东盟经济融合的浪潮中赢得先机。

柔新特区≠第二个深圳!华人企业抢占东盟桥头堡的攻守道

柔新特区≠第二个深圳!华人企业抢占东盟桥头堡的攻守道

柔新特区≠第二个深圳!华人企业抢占东盟桥头堡的攻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