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
我当时还没确定要来新加坡,只是觉得外企/海外一定要用到英语,于是在2019年我就开始上英语课,每周6节外教口语,另外买了两个英语app的阅读课,上下班时间背单词背课文。另外每天学习设计相关的知识,每天看一篇文章并写读后感。我当时的工作不是很忙,每天8点能下班,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基本上都1-2点了。到后面找工作也遇到了很多挫折。来新加坡之前我基本上一个这里的人都不认识。直接在某厂官网投的简历,能拿到offer也是运气+努力的结果。
在坡县的收入与生活成本
这里的价格是主观意见,如有差异请轻喷。如果跟国内的互联网大厂相比的话,收入差不多。比如原来价格100,来这里也许只能拿100,原来50,那可能能多一点点。这边收入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高,好在税低,所以到手的钱能多一点。这边生活成本当然是更高啦。首先就是住房很贵,一室一厅基本上要2000新币起步,住个公寓普通房间也要1200新以上。吃食阁3-10新基本都能吃饱,餐厅比较贵,人均50-100新只能去非常普通的餐厅。买菜和生活用品大概是北京的1.2-1.5倍。
关于找对象
坡县本地男生还是很有礼貌的。而来新加坡打拼的中国人普遍质量比较高,老外们也不全是在他们国家混不下去才来新加坡的。如果想找聪明高学历+好工作收入不错+外表看的过去的男生,算是一捞一大把。至少candidate pool 够大,总能遇到合适的。当然这边的优秀女生也不少,大家都是互选的。
生活压力
能做到work- life balance,工作压力跟北京没法比。每天下班还有精力干好多事儿。现在为了充实生活还开辟了新爱好-打网球和徒步。坡县人特别爱运动,我也近朱者赤了。
*以上经历及图片分享自@Allsunday
【3】
“新加坡生活工作感想”
网友分享@Rena萌小萌
来到新加坡已经半年多了,原本是因为男朋友的工作原因搬来的,后来又机缘巧合找到了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幸运。
我们租的一室公寓位于市中心CBD,相当于陆家嘴这样,离我们两个上班的地方都很近,因为新加坡打车太贵了,高峰期2km大概100rmb。这个公寓靠近码头,有很棒的海景,可是没有阳台,70平米的面积,但是价格相当于上海静安的2房。
所有的东西都太好吃了我太喜欢了。我的排序:辣椒蟹,椰浆饭,叻沙,鱼汤米粉,印度咖喱&饼&印度炒面,酿豆腐,福建虾面,肉挫面,卤鸭粿汁,猪杂汤,肉骨茶,薄饼,田鸡粥,海南咖喱,鸡饭....美食的特色就是各种文化融合,并且非常好吃和实惠,有很多的路边摊米其林,小贩文化也是极具特色,意思比较像大排档小吃广场这样,很多店都有几十年历史,新加坡政府非常保护这些传统的饮食文化。当然也有很多高级的餐厅,总体来说,饮食方面非常好!
工作
工作相比较上海,几乎是准时上下班,薪水也比国内好,同事之间也比较融洽,可能是因为不忙的话大家心情好,工作起来自然顺畅。
娱乐
周末我们经常需要要出去排队吃饭,饭后顺便逛一下也不错,新加坡的酒贵,如果去比较好的酒吧小酌,都几乎是上海2倍多了。F1城市夜晚赛道很好玩,也可以去圣淘沙晒太阳,租邮轮出海,都是很休闲的度假方式。新加坡小小的,去哪里都没有很远,所以现在周末更喜欢出去了,之前在上海的时候是常宅在家里。
天气
我最喜欢夏天,起床不会困难,阳光明媚让人心情好,刚来的时候觉得很热,现在习惯了,30度穿牛仔外套上下班,公司很冷,冬天我要带毛衣了
交际
认识了很多很多朋友,新加坡的朋友都可以说中文,和印度同事聊天也很有趣,也有很多中国的朋友,有次带上海阿姨去金库参观,之后拉着我聊一个多小时,这里的人都喜欢聊天,和我一样
总体来说,一切还是很开心的虽然有时候想家,想念淘宝饿了么支付宝还有很多这里没有的吃的。但是既然来了,就用心体验,作为生活的一段冒险旅程吧!
*以上经历及图片分享自@Rena萌小萌
从上述小伙伴的分享来看,她们选择来新加坡,是因为华人环境友好、工作时间合理、薪资水平高。
满意这里的职场环境,同样也喜欢上这里的生活。
不过,想要看到新加坡工作生活全貌,我们还得扒一扒另一面, 即新加坡就业竞争仍旧很大。
图源来自fb
尤其是疫情爆发的这两年,新加坡的外国工作者走了很多,就业市场不稳定,不少人想跳槽。
而如今各行业乍一复苏,人才缺口就暴露了。
缺人像噩梦,31%想跳槽
人力部长:等外国人来就好了
截止到去年6月,新加坡常住居民中公民350万人,永久居民49万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