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清庙修复工程摄影记 把文物保留给子孙后人

2022-05-23     缘分     12105

图7

图8是完成彩绘工序之后的上帝宫正间的五座楼宇。请注意,这时候双雉已经“被排挤”到后面去了(位置是在左边一只汗血宝马之下)。

粤海清庙修复工程摄影记 把文物保留给子孙后人

图8

图9,“演员上场了!”嵌瓷大师小心翼翼地抱着一尊一尊有大有小的“故事人物”,设置在阁楼的前前后后。图10是上帝宫正间屋面嵌瓷的修复结果。

粤海清庙修复工程摄影记 把文物保留给子孙后人

图9

粤海清庙修复工程摄影记 把文物保留给子孙后人

图10 (读者们,还找得到那匹汗血宝马和雉鸡吗?)

图11和图12是其中两位“故事人物”的特写。大家认得出来,他们是来自何方的女将和大花脸吗?

粤海清庙修复工程摄影记 把文物保留给子孙后人

图11

粤海清庙修复工程摄影记 把文物保留给子孙后人

图12

泥塑

接着下来要介绍的是另一门工艺,“泥塑”。

泥塑,在潮州也叫泥丁,因为是“三分塑,七分彩”,因此也叫“彩塑”,天津有“泥人张”,陕西有凤翔泥塑。粤海清庙请来的是中国三大泥塑之一的大吴泥塑。

为什么粤海清庙的泥塑这么值得一提呢?原来杨教授发现,粤海清庙的“泥塑”不只是泥,还结合了嵌瓷和铁丝工艺,是个“三合一”的工艺混合体,不曾在其他地方发现过!这就难怪连潮汕的工艺大师们都啧啧称奇了。

图13是上帝宫龙井大龙壁右侧的橱窗里头的一尊女英雄。她的脸部和拳头是泥塑,身上的衣物是嵌瓷还贴上小玻璃珠子,而她的头饰是铁丝(铜丝)还串上了颜色小珠子。

粤海清庙修复工程摄影记 把文物保留给子孙后人

图13

正因为这么复杂,在修复每一个“三合一”泥塑时,都需要花上接近三倍的时间和精力。

图14是修复一个泥塑橱窗的例子,图15是中心人物之一的“三合一”女子。彩绘师傅在描绘她衣服上的花纹(扁平的嵌瓷片上)。请注意,这个时候她没有大的头饰。

粤海清庙修复工程摄影记 把文物保留给子孙后人

图14

粤海清庙修复工程摄影记 把文物保留给子孙后人

图15

图16是完成后的女主角,这时候戴上了华丽的头饰(铁丝工艺)。

粤海清庙修复工程摄影记 把文物保留给子孙后人

图16

图17是这个橱窗修复前后的对比。

粤海清庙修复工程摄影记 把文物保留给子孙后人

图17

结语

粤海清庙的修复,不单单只让古迹焕然一新,它还提供给我们很好的一个案例:只要严格遵循专业的修复战略,一定可以排除万难,把已经失去的,珍贵的,独有的新加坡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保存下来,让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得以欣赏和进一步研究!

最后,而且是最重要的,粤海清庙的修复顾问杨茳善助理教授将于明年2月出版他的心血之著《粤海清庙:建筑与历史的对话》(由国家文物局部分资助,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出版),他除了会在书中详细介绍运用在粤海清庙修复工程中的九大工艺种类(瓦作,木作,圬作,砖作,石作,灰塑彩绘,泥塑,嵌瓷和漆饰),还会分享他的修复战略和个中故事呢!敬请有兴趣的读者们多多留意咯!

(稿件内容及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本媒体立场,文责自负)

本文刊载于《怡和世纪》2019年10月第41期。作者为《怡和世纪》编委林少彬。

粤海清庙修复工程摄影记 把文物保留给子孙后人

《怡和世纪》是新加坡百年历史的华人俱乐部怡和轩所出版发行的综合杂志,含时事观点、金融财经、人文史地,也设有艺文栏目,是本地文化圈的心血之作。

《怡和世纪》已办刊十年,现推出珍藏版合集(12期到44期)共33本,仅售10套,每套售价260新币。也欢迎订阅新刊,每年3期,单本订阅价格10新币,全年订阅(3期)24新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联系《怡和世纪》发行部门,亦欢迎海外订阅。

详情请电邮垂询:[email protected]

网站:www.eehoehean.org

官网:www.yiheshiji.com

粤海清庙修复工程摄影记 把文物保留给子孙后人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