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组屋,一般都是都是:户型方正、落地窗或大窗、有生活阳台;
*典型的四房式组屋格局
小区则是配备停车场、花园和儿童游乐设施。
(新组屋示意图)
最近的新组屋效果示意图,外观很多与商业公寓无异。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政府组屋的地位不可撼动
新加坡人今天享受的是50多年前定下的政策。
几乎可以说新加坡建国历史有多长,组屋的历史就有多长,“安居先乐业”这件事建国总理李光耀在60年代就预见到了。
1960年代,刚建国的新加坡在城市面貌上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无异,
住房紧缺、环境污染、贫民窟成群,还时不时有骚乱。
李光耀发现发生骚乱的时候,人们会把自行车等私有物品搬进家里藏好,他意识到“有恒产者有恒心”。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就此成立,为工人提供廉价住房,也为移民安家。
(图源:新加坡档案馆)
建国后不久,新加坡政府就开始盖组屋,用购入的方式拥有全国80%的土地,开始搞100年的规划。
便宜买,便宜卖,按政府规划开发之前的土地的价格来购买这就节省了开支。
仅仅50多年,高效廉洁的新加坡政府坐言起行,足足盖了超过100万套组屋。
无论领导层如何变换,公众住房政策在新加坡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1964 年,时任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先生首次提出“居者有其屋”计划;
而后在1995 年,第二任总理吴作栋也曾明确指出“我们政府的政策就是要让每一个新加坡人都能在自己的国家拥有他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任总理李显龙执政时期,新加坡的组屋有了更好的设计,和出台一系列保证组屋满足刚需,而不被拿来“炒”的规则。
到了第四代领导班子,“下届总理接班人”黄循财自己就是在组屋里长大的孩子。
从出生起, 他们一家就居住在位于马林百列的一个HDB,一直到20多岁。
黄循财曾经历任时间较长的一个部门是国家发展部 - 直接管理新加坡建屋局(HDB)。
他也认同:“人们来到新加坡,最好的切身利益莫过于在这里拥有一套政府组屋或一套私人住房。”
攻略:
在新加坡如何买组屋?
现在问题来了,在新加坡怎么买组屋呢,作为公共住房,HDB必须保证申请人是刚需,购买组屋受国籍,年龄,家庭情况,种族融合政策(EIP),还有SPR配额等限制。
简单来说,公民家庭可以买新组屋,PR可以买转售(二手)组屋,外国人不可以买,
为了买组屋也是许多人想申请PR和公民的原因。
申请组屋一般需要以家庭为单位,单身者需年满35周岁才能申请。
各种限制和规定让人眼花缭乱,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买?
谁可以买组屋?
BTO期房:
1、公民+公民
2、公民+PR
3、公民+外国人*符合相应条件
转售组屋:
1、公民+公民
2、公民+PR
3、公民+外国人*符合相应条件
4、新PR夫妻均满3年
(以上均需符合联名购屋关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